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

服用中藥時應忌口事項

一般忌口:冰、西瓜、白蘿卜、空心菜、南瓜、竹筍、糯米、辣椒、鴨肉、酸菜。
特別禁忌:有服用西藥或茶或咖啡時,應間隔兩小時再服用中藥。
1. 肺病:忌茄子、酒、煙。
2. 心臟病:忌油膩食物、動物性脂肪。
3. 腎臟病:忌雞、鴨腳、過鹹食品、酒。
4. 心腎疾病:忌雞、鴨腳、煙酒、過鹹食品、油膩食品、動物性脂肪及辛辣刺激性較強食物。
5. 高血壓:忌煙酒、油膩重鹹食物、情緒激動、沐浴高溫。
6. 動脈硬化、高血壓:忌豬肉、肝臟、腦、豆、豬油、骨髓、魚卵、可可、奶油制品、酒、辣椒等。
7. 肝膽疾病:忌芹菜、動物性脂肪、內臟、油膩食物;甜食、酒。
8. 失眠:忌茶、煙、咖啡、過食肉品、動物內臟、過燥食物。
9. 中風:忌蝦、高膽固醇食物
10. 皮膚病:忌酒、牛奶、鴨蛋、竹筍、香菇、花生、芒果、海產類、過燥食品。
11. 風濕病:豆類、動物內臟、蛋、肥肉、油炸類、香蕉、木瓜。
12. 骨折治愈後及筋骨酸痛:忌香蕉。
13. 面皰、青春痘:忌豬腳、豬耳、過燥食物、油炸物。
14. 減肥:忌米、面粉、糖份含量高的食品、蛋糕、白色蔬菜、含糖分高的水果及飲料。
15. 感冒發燒:忌生食、冷飲、油炸物、油膩肉食等。
16. 胃腸病;忌酒、濃茶、咖啡、辛辣食物、油炸物、香蕉、檳榔。
17. 糖尿病:忌糖類及澱粉質高之物、如馬鈴薯、地瓜。
18. 便秘痔瘡:忌大蒜、蔥、生姜、胡椒、辣椒等。
19. 濕疹、麻疹、氣喘:忌羊肉、魚類、蝦子、螃蟹、蛋、乳制品、辛辣食物等。
20. 高尿酸:
(1)、定期抽血驗尿,可預防腎臟機能及心、腦血管等致命的并發病變。
(2)、每天至少飲用1000cc的開水來稀釋血液中的酸度,同時要有1500cc的排尿量,以預防腎結石及促進尿酸排瀉。
(3)、食物的管制
A、所有動物性肉類及其內臟,如牛、豬、雞、鴨。
B、所有魚類及其內臟,如鹹魚、魚肚、魚蛋、干貝、蝦、各類魚等。
C、所有豆類,如黃豆、綠豆、紅豆、蠶豆、豌豆;豆腐、豆腐皮等。
D、蔬菜類,龍須菜、豌豆苗、菠菜等。
E、干菜類,香菇、筍絲、芥菜干、金針等。

健康飲食:
低油、低鹽、低糖、少油炸、少肥肉、少油湯、少醬油、少味素、多蔬菜。

2010年2月3日 星期三

黃帝內經素問 五臟別論篇第十一

黃帝內經素問 五臟別論篇第十一
黃帝問曰:余聞方土,或以腦髓為臟,或以腸胃為臟,或以為腑。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願聞其說。
岐伯對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于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魄門亦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 滿而不能實。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
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
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于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 白話譯文 -------------------------

皇帝問道:我聽說方士之中,有人以腦髓為臟,有人以腸胃為臟,也有的把這些都稱為腑,如果向它們提出相反的意見,卻又都堅持自己的看法,不知哪種理論是對的,希望你談一談這個問題。岐伯回答說:腦、髓、骨、脈、膽、女子胞,這六種是稟承地氣而生的,都能貯藏陰質,就象大地包藏萬物一樣,所以它們的作用是藏而不瀉,叫做奇恒之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五者是稟承天氣所生的,它們的作用,像天一樣的健運周轉,所以是瀉而不藏的,它們受納五臟的濁氣,所以稱為傳化之腑。這是因為濁氣不能久停其間,而必須及時轉輸和排泄的緣故。此外,肛門也為五臟行使輸瀉濁氣,這樣,水穀的糟粕就不會久留於體內了。所謂五臟,它的功能是貯藏精氣而不向外發瀉的,所以它是經常地保持精神飽滿,而不是一時地得到充實。六腑,它的功能是將水穀加以傳化,而不是加以貯藏,所以它有時顯的充實,但卻不能永遠保持盛滿。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水穀入口下行,胃充實了,但腸中還是空虛的,食物再下行,腸充實了,而胃中就空虛了,這樣依次傳遞。所以說六腑是一時的充實,而不是持續的盛滿,五臟則是持續盛滿而不是一時的充實。
黃帝問道:為什麽氣口脈可以獨主五臟的病變呢?岐伯說:胃是水穀之海,為六腑的泉源,飲食五味入口,留在胃中,經足太陰脾的運化輸轉,而能充養五臟之氣。脾為太陰經,主輸布津液,氣口為手太陰肺經過之處,也屬太陰經脈,主朝百脈,所以五臟六腑的水穀精微,都出自胃,反映於氣口的。而五氣入鼻,藏留於心肺,所以心肺有了病變,則鼻為之不利。凡治病並觀察其上下的變化,審視其脈侯的虛實,查看其情志精神的狀態以及癡情的表現。對那些拘守鬼神迷信觀念的人,是不能與其談論至深的醫學理論的,對那些討厭針石治療的人,也不可能和他們講什麽醫療技巧。有病不許治療的人,他的病是治不好的,勉強治療也收不到應有的功效。

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黃帝內經素問 五臟生成篇第十

心之和、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肺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腎之合、骨也,其榮、髮也,其主脾也。
是故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髮落。此五味之所傷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此五味之所合也。
五藏之氣: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台者死,赤如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生於心,如以稿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甘;生於脾,如以縞裹栝樓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藏所生之外榮也。
色味當五藏: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黑當腎、鹹。故白當皮,赤當脈,青當筋,黃當肉,黑當骨。
諸脈者,皆屬於目;諸髓者,皆屬於腦,諸筋者,皆屬於節;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此四支八溪之朝夕也。故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痹,凝於脈者為泣,凝於足者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為痹厥也。人有大穀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衛氣之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針石緣而去之。
診病之始,五決為紀,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謂五決者,五脈也。
是以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徇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陽,甚則入肝,腹滿月真脹,支鬲月去脅,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咳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心煩頭痛,病在鬲中,過在手巨陽、少陰。
夫脈之小、大、滑、澀、浮、沉,可以指別;五藏之象,可以類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識;五色微診,可以目察。能合脈色,可以萬全。
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虛,名曰肺痹,寒熱,得之醉而使內也。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月去,名曰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當風。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痹,得之沐浴清水而臥。
凡相五色之奇脈,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 白話譯文 -------------------------
心合于脈象,其榮華顯於面部色澤,受腎所制約。肺合于皮膚,其榮華顯于毛,受心所制約。肝合于筋,其榮華顯於甲,受肺所制約。脾合于肌肉,其榮華顯於唇。受肝制約。腎合於骨。其榮華顯於髮。受脾制約。
所以過食鹹味,則使血脈凝塞不暢,而顏面色澤發生變化。過食苦味,則使皮膚枯槁而毫毛脫落。過食辛味,則使筋脈勁急而爪甲枯乾。過食酸味,則使肌肉粗厚皺縮而口唇掀揭。過食甘味,則使骨骼疼痛而頭髮脫落。這是偏食五味所造成的損害。所以心欲得苦味,肺欲得辛味,肝欲得酸味,脾欲得甘味,腎欲得鹹味,這是五味分別與五臟之氣相合的對應關係。
面色出現青如死草,枯暗無華的,為死症。出現黃如枳實的,為死症;出現黑如煙灰的,為死症;出現紅如凝血的,為死症;出現白如枯骨的,為死症;這是五色中表現為死症的情況。面色青如翠鳥的羽毛,主生;紅如雞冠的,主生;黃如蟹腹的,主生;白如豬脂的,主生;黑如烏鴉毛的,主生。這是五色中表現有生機 而預後良好的情況。心有生機,面色就象細白的薄絹裹著朱砂;肺有生機,面色就象細白的薄絹裹著粉紅色的絲綢;肝有生機面色就象細白的薄絹裹著天青色的絲綢;脾有生機,面色就象細白的薄絹裹著栝蔞實;腎有生機,面色就象細白的薄絹裹著紫色的絲綢。這些都是五臟的生機顯露于外的榮華。
色、味與五臟相應:白色和辛味應於肺,赤色和苦味應於心,青色和酸味應於肝,黃色和甘味應於脾,黑色和鹹味應於腎。因五臟外合五體,所以白色應于皮,赤色應於脈,青色應於筋,黃色應於肉,黑色應於骨。
各條脈絡,都屬於目,而諸髓都屬於腦,諸筋都屬於骨節,諸血都屬於心,諸氣都屬於肺。同時,氣血的運行則朝夕來往,不離於四肢八溪的部位。所以當人睡眠時,血歸藏於肝,肝得血而濡養於目,則能視物;足得血之濡養,就能行走;手掌得血之濡,就能握物;手指得血之濡養,就能拿取。如果剛剛睡醒就外出受風,血液的迴圈就要凝滯,凝於肌膚的,發生痹證;凝於經脈的,發生氣血運行的滯澀;凝於足部的,該部發生厥冷。這三種情況,都是由於氣血的運行不能返回組織間隙的孔穴之處,所以造成痹厥等症。全身有大穀十二處,小溪三百五十四處,這裏面減除了十二臟腑各自的俞穴數目。這些都是衛氣留止的地方,也是邪氣客居之所。治病時,可循著這些部位施以針石,以祛除邪氣。
診病的根本,要以五決為綱紀。想要瞭解疾病的要關鍵,必先確定病變的原因。所謂五決,就是五臟之脈,以此診病,即可決斷病本的所在。比如頭痛等巔頂部位的疾患,屬於下虛上實的,病變在足少陰和足太陽經,病甚的,可內傳於腎。頭暈眼花,身體搖動,目暗耳聾,屬下實上虛的,病變在足少陽和足厥陰經,病甚的,可內傳於肝。腹滿瞋脹,支持胸膈協助,屬於下部逆氣上犯的,病變在足太陰和足陽明經。咳嗽氣喘,氣機逆亂於胸中,病變在手陽明和手太陽經。心煩頭痛,胸膈不適的,病變在手太陽和手少陰經。
脈象的小、大、滑、浮、沉等,可以通過醫生的手指加以鑒別;五臟功能表現於外,可以通過相類事物的比象,加以推測;五臟各自的聲音,可以憑意會而識別,五色的微小變化,可以用眼睛來觀察。診病時,如能將色、脈兩者合在一起進行分析,就可以萬無一失了。外現赤色,脈來急疾而堅實的,可診為邪氣積聚於中脘,常表現為妨害飲食,病名叫做心痹。這種病得之於外邪的侵襲,是由於思慮過度以至心氣虛弱,邪氣才隨之而入的。外現白色,脈來急疾而浮,這是上虛下實,故常出現驚駭,病邪積聚於胸中,迫肺而作喘,但肺氣本身是虛弱的,這種病的病名叫做肺痹,它有時發寒熱,常因醉後行房而誘發。青色外現,脈來長而左右搏擊手指,這是病邪積聚於心下,支撐協肋,這種病的病名叫做肝痹,多因受寒濕而得,與疝的病理相同,它的症狀有腰痛、足冷、頭痛等。外現黃色,而脈來虛大的,這是病邪積聚在腹中,有逆氣產生,病名叫做厥疝,女子也有這種情況,多由四肢劇烈的活動,汗出當風所誘發。外現黑色,脈象尺上堅實而大,這是病邪積聚在小 腹與前陰,病名叫做腎痹,多因冷水沐浴後睡臥受涼所引起。
大凡觀察五色,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的、皆為不死,因面帶黃色,是尚有土氣。如見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木青的,皆為死亡之徵象,因面無黃色,是土氣以敗。

黃帝內經素問 六節藏象論篇第九

黃帝問曰:余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謂也?
岐伯對曰:昭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夫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餘而盈閏矣。立端於始,表正於中,推余於終,而天度畢矣。
帝曰:余已聞天度矣,願聞氣數何以合之?
岐伯曰: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複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其氣九州、九竅,皆通乎天氣,故其生五,其氣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藏,故形藏四,神藏五,合為九藏以應之也。
帝曰:余已聞六六九九之會也,夫子言積氣盈閏,願聞何謂氣?請夫子發蒙解惑焉。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
帝曰:請遂聞之。
岐伯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帝曰:五運之始,如環無端,其太過不及何如?
岐伯曰:五氣更立,各有所勝,盛虛之變,此其常也。
帝曰:平氣何如?
岐伯曰:無過者也。
帝曰:太過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經有也。
帝曰:何謂所勝?
岐伯曰: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藏。
帝曰:何以知其勝?
岐伯曰:求其至也,皆歸始春。未至而至,此謂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 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命曰氣迫。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謹候其時,氣可與期,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也。
帝曰:有不襲乎?
岐伯曰:蒼天之氣,不得無常也。氣之不襲,是謂非常,非常則變矣。
帝曰:非常而變奈何?
岐伯曰:變至則病,所勝則微,所不勝則甚,因而重感於邪則死矣,故非其時則微,當其時則甚也。
帝曰:善。余聞氣合而有形,因變以正名。天地之運,陰陽之化,其於萬物,孰少孰多,可得聞乎?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天至廣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靈問,請陳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變,不可勝視;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勝極。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 生。
帝曰:藏象何如?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髮,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凡十一藏,取決於膽也。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已上為格陽。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以上為關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已上為關格,關格之脈贏,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
--------- 白話譯文 ---------
黃帝問道:我聽說天體的運行是以六個甲子構成一年,人則以九九極數的變化來配合天道的准度,而人又有三百六十五穴,與天地相應,這些說法,已聽到很久了,但不知是什麽道理?岐伯答到:你提的問題很高明啊!請讓我就此問題談談看法。六六之節和九九制會,是用來確定天度和氣數的。天度,是計算日月行程的。氣數,是標誌萬物化生之用的。天屬陽,地屬陰,日屬陽,月屬陰。它們的運行有一定的部位和秩序,其環周也有一定的道路。每一晝夜,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餘,所以大月、小月和起來三百六十五天成為一年,由於月份的不足,節氣有盈餘,於是產生了閏月。確定了歲首冬至並以此為開始,用圭表的日影以推正中氣的時 間,隨著日月的運行而推算節氣的盈餘,直到歲尾,整個天度的變化就可以完全計算出來了。
黃帝說:我已經明白了天度,還想知道氣數是怎樣與天度配合的?岐伯說:天以六六為節制,地以九九之數,配合天道的准度,天有十干,代表十日,十干循環六次而成一個周甲,周甲重複六次而一年終了,這是三百六十日的計算方法。自古以來,都以通於天氣而為生命的根本,而這個根本不外天之陰陽。地的九州,人的九竅,都與天氣相通,天衍生五行,而陰陽又依盛衰消長而各分為三。三氣合而成天,三氣合而成地,三氣合而成人,三三而合成九氣,在地分為九野,在人體分為九藏,形藏四,神藏五,合成九藏,以應天氣。
黃帝說:我已經明白了六六九九配合的道理,先生說氣的盈餘積累成為閏月,我想聽您講一下是什麽氣?請您來啟發我的蒙昧,解釋我的疑惑!岐伯說:這是 上帝秘而不宣的理論,先師傳授給我的。黃帝說:就請全部講給我聽。岐伯說:五日稱為候,三候稱為氣,六氣稱為時,四時稱為歲,一年四時,各隨其五行的配合而分別當旺。木、火、土、金、水五行隨時間的變化而遞相承襲,各有當旺之時,到一年終結時,再從頭開始迴圈。一年分力四時,四時分佈節氣,逐步推移,如環無端,節氣中再分候,也是這樣的推移下去。所以說,不知當年客氣加臨、氣的盛衰、虛實的起因等情況,就不能做個好醫生。
黃帝說:五行的推移,周而復始,如環無端,它的太過與不及是怎樣的呢?岐伯說:五行之氣更迭主時,互有勝克,從而有盛衰的變化,這是正常的現象。黃帝說:平氣是怎樣的呢?岐伯說:這是沒有太過和不及。黃帝說:太過和不及的情況怎樣呢?岐伯說:這些情況在經書中已有記載。
黃帝說:什麽叫做所勝?岐伯說: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這就是時令根據五行規律而互相勝負的情況。同時,時令又依其五行之氣的屬性來分別影響各藏。黃帝說:怎樣知道它們之間的相勝情況呢?岐伯說:首先要推求氣候到來的時間,一般從立春開始向下推算。如果時令未到而氣候先期來過,稱為太過,某氣太過就會侵侮其所不勝之氣,欺淩其所勝之氣,這就叫做氣淫;時令以到而氣候未到,稱為不及,某氣不及,則其所勝之氣因缺乏制約而妄行,其所生之氣因缺乏資助而困弱,其所不勝則更會加以侵迫,這就叫做氣迫。所謂求其至,就是要根據時令推求氣候到來的早晚,要謹慎地等候時令的變化,氣候的到來是可以預期的。如果搞錯了時令或違反了時令與氣候相合的關係,以致於分不出五行之氣當旺的時間,那麽,當邪氣內擾,病及於人的時候,好的醫生也不能控制了。
黃帝說:五行之氣有不相承襲的嗎?岐伯說:天的五行之氣,在四時中的分佈不能沒有常規。如果五行之氣不按規律依次相承,就是反常的現象,反常就會使人發生病變,如在某一時令出現的反常氣候,為當旺之氣之所勝者,則其病輕微,若為當旺之氣之所不勝者,則其病深重,而若同時感受其他邪氣,就會造成死亡。所以反常氣候的出現,不在其所克制的某氣當旺之時令,病就輕微,若恰在其所克制的某氣當旺之時令發病,則病深重。
黃帝說:好。我聽說由於天地之氣的和合而有萬物的形體,又由於其變化多端以至萬物形態差異而定有不同的名稱。天地的氣運,陰陽的變化,它們對於萬物的生成,就其作用而言,哪個多,哪個少,可以聽你講一講嗎?岐伯說:問的實在詳細呀!天及其廣闊,不可測度,地極其博大,也很難計量,像您這樣偉大神靈的聖主既然發問,就請讓我陳述一下其中的道理吧。草木顯現五色,而五色的變化,是看也看不盡的;草木產生五味,而五味的醇美,是嘗也嘗不完的。人們對色味的嗜欲不同,而各色味是分別與五臟相通的。天供給人們以五氣,地供給人們以五味。五氣由鼻吸入,貯藏於心肺,其氣上升,使面部五色明潤,聲音洪亮。五味入於口中,貯藏於腸胃,經消化吸收,五味精微內注五臟以養五臟之氣,髒氣和諧而保有生化機能,津液隨之生成,神氣也就在此基礎上自然產生了。
黃帝說:藏像是怎樣的呢?岐伯說:心,是生命的根本,為神所居之處,其榮華表現於面部,其充養的組織在血脈,為陽中的太陽,與夏氣相通。肺是氣的根本,為魄所居之處,其榮華表現在毫毛,其充養的組織在皮膚,是陽中的太陰,與秋氣相通。腎主蟄伏,是封藏經氣的根本,為精所居之處,其榮華表現在頭髮,其充養的組織在骨,為陰中之少陰,與冬氣相通。肝,是罷極之本,為魄所居之處,其榮華表現在爪甲,其充養的組織在筋,可以生養血氣,其味酸,其色蒼青,為陽中之少陽,與春氣相通。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是倉廩之本,為營氣所居之處,因其功能像是盛貯食物的器皿,故稱為器,它們能吸收水穀精微,化生為糟粕,管理飲食五味的轉化、吸收和排泄,其榮華在口唇四旁的白肉,其充養的組織在肌肉,其味甘,其色黃,屬於至陰之類,與土氣相通。以上十一髒功能的發 揮,都取決於膽氣的升發。
人迎脈大於平時一倍,病在少陽;大兩倍,病在太陽;大三倍,病在陽明;大四倍以上,為陽氣太過,陰無以通,是為格陽。寸口脈大於平時一倍,病在厥陰;大兩倍,病在少陰;大三倍,病在太陰;大四倍以上,為陰氣太過,陽無以交,是為關陰。若人迎脈與寸口脈俱大與常時四倍以上,為陰陽氣俱盛,不得相榮,是為關格。關格之脈盈盛太過,標誌著陰陽極亢,不再能夠達於天地陰陽經氣平調的勝利狀態,會很快死去。

黃帝內經素問 靈蘭秘典論篇第八

黃帝問曰:願聞十二髒之相使,貴賤何如?
岐伯對曰:悉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閔閔之當,孰者為良?恍惚之數,生於毫釐,起於度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黃帝曰:善哉!余聞精光之道,大聖之業,而宣明大道。非齋戒擇吉日,不敢受也。黃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傳保焉。
--------- 白話譯文 ---------
帝問道:我想聽你談一下人體六髒六腑這十二個器官的責任分工,高低貴賤是怎樣的呢?岐伯回答說:你問的真詳細呀!請讓我談談這個問題。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都由此而出。肺,是相傅之官,猶如相傅輔佐著君主,因主一身之氣而調節全身的活動。肝,主怒,像將軍一樣的勇武,稱為將軍之官,謀略由此而出。膻中,維護著心而接受其命令,是臣使之官,心志的喜樂,靠它傳佈出來。脾和胃司飲食的受納和布化,是倉廩之官,五味的營養靠它們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運輸。大腸是傳導之官,它能傳送食物的糟粕,使其變化為糞便排除體外。小腸是受盛之官,它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而進一步分化清濁。腎,是作強之官,它能夠使人發揮強力而產生各種伎巧。三焦,是決瀆之官,它能夠通行水道。膀胱是州都之官,蓄藏津液,通過氣化作用,方能排除尿液。以上這十二官,雖有分工,但其作用應該協調而不能相互脫節。所以君主如果明智順達,則下屬也會安定正常,用這樣的道理來養生,就可以使人長壽,終生不會發生危殆,用來治理天下,就會使國家昌盛繁榮。君主如果不明智順達,那麽,包括其本身在內的十二官就都要發生危險,各器官發揮正常作用的途徑閉塞不通,形體就要受到嚴重傷害。在這種情況下,談養生續命是不可能的,只會招致災殃,縮短壽命。同樣,以君主之昏聵不明來治理天下,那政權就危險難保了,千萬要警惕再警惕呀!
至深的道理是微渺難測的,其變化也沒有窮盡,誰能清楚地知道它的本源!實在是困難得很呀!有學問的人勤勤懇懇地探討研究,可是誰能知道它的要妙之處!那些道理暗昧難明,就象被遮蔽著,怎能瞭解到它的精華是什麽!那似有若無的數量,是產生於毫蹻的微小數目,而毫蹻也是起於更小的度量,只不過把它們千萬倍地積累擴大,推衍增益,才演變成了形形色色的世界。黃帝說:好啊!我聽到了精純明徹的道理,這真是大聖人建立事業的基礎,對於這宣暢明白的宏大理論,如果不專心修省而選擇吉祥的日子,把這些著作珍藏在靈台蘭室,很快地保存起來,以便流傳後世。

黃帝內經素問 陰陽別論篇第七

黃帝問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 岐伯對曰: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所謂陰者,真藏也,見則為敗,敗必 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于陽者,知病處也;別于陰者,知死生之期。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別于陽者,知病忌時;別于陰者,知死生之期。謹 熟陰陽,無與眾謀。
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數者為陽。
凡持真脈之藏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
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
曰: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為痿厥;其傳為索澤,其傳為息賁者,其傳為頹疝。
曰:一日發病,少氣,善咳,善泄。其傳為心掣,其傳為隔。
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氣。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支不舉。
鼓一陽曰鉤,鼓一陰曰毛,鼓陽勝急曰弦,鼓陽至而絕曰石,陰陽相過曰溜。
陰爭于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鳴。陰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
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死。所謂生陽、死陰者,肝之心謂之生陽,心之肺謂之死陰,肺之腎謂之重陰,腎之脾謂之辟陰,死不治。
結陽者,腫四支;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陰陽結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鐘。二陽結謂之消,三陽結為之隔,三陰結謂之水,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
陰搏陽別,謂之有子;陰陽虛,腸辟死;陽加于陰謂之汗;陰虛陽搏謂之崩。
三陰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陰俱搏,十三日夕時死;一陰俱搏,十日死;三陽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陰三陽俱搏,心腹滿,發盡,不得隱曲,五日死;二陽俱搏,其病溫,死不台,不過十日死。
--------- 白話譯文 ---------
黃帝問道:人有四經十二從,這是什麽意思?岐伯回答說:四經,是指與四時相應的正常脈象,十二從,是指與十二個月相應的十二經脈。
脈有陰有陽,能瞭解什麽是陽脈,就能知道什麼是陰脈,能瞭解什麼是陰脈,就能知道什麼是陽脈。陽脈有五種,就是春微弦,夏微鉤,長夏微緩,秋微毛,冬微石。五時各有五臟的陽脈,所以五時配合五臟,則為二十五種陽脈。所謂陰脈,就是脈沒有胃氣,稱為真髒脈象。真髒脈是胃氣已經敗壞的象徵,敗象已見,就可以斷其必死。所謂陽脈,就是指有胃氣之脈。辨別陽脈的情況,就可以知道病變的所在;辨別真髒脈的情況,就可以知道死亡的時期。三陽經脈的診察部位,在結喉兩旁的人迎穴,三陰經脈的診察部位,在手魚際之後的寸口。一般在健康狀態之下,人迎與寸口的脈象是一致的。辨別屬陽的胃脈,能知道時令氣候和疾病的宜忌;辨別屬陰的真髒脈,能知道病人的死生時期。臨證時應謹慎而熟練地辨別陰脈與陽脈,就不致疑惑不絕而眾議紛紜了。
凡診得無胃氣的真藏脈,例如:肝脈來的形象,如一線孤懸,似斷似絕,或者來得弦急而硬,十八日當死;心脈來時,孤懸斷絕,九日當死;脈脈來時,孤懸斷絕,十二日當死;腎脈來時,孤懸斷絕,七日當死;脾脈來時,孤懸斷絕,四日當死。
一般地說:胃腸有病,則可影響心脾,病人往往有難以告人的隱情,如果是女子就會月經不調,甚至經閉。若病久傳變,或者形體逐漸消瘦,成為“風消”,或者呼吸短促,氣息上逆,成為“息賁”,就不可治療了。
一般地說:太陽經發病,多有寒熱的症狀,或者下部發生癰腫,或者兩足痿弱無力而逆冷,腿肚酸痛。若病久傳化,或為皮膚乾燥而不潤澤,或變為頹疝。
一般的說:少陽經發病,生髮之氣即減少,或易患咳嗽,或易患泄瀉。若病久傳變,或為心虛掣痛,或為飲食不下,阻塞不通。
陽明與厥隱發病,主病驚駭,背痛,常常噯氣、呵欠,名曰風厥。少陰和少陽發病,腹部作脹,心下滿悶,時欲歎氣。太陽和太陰發病,則為半身不遂的偏枯症,或者變易常用而痿弱無力,或者四肢不能舉動。
脈搏鼓動於指下,來時有力,去時力衰,叫做鉤脈;稍無力,來勢輕虛而浮,叫做毛脈;有力而緊張,如按琴瑟的弦,叫做弦脈;有力而必須重按,輕按不足,叫做石脈;既非無力,又不過於有力,一來一去,脈象和緩,流通平順,叫做滑脈。
陰陽失去平衡,以致陰氣爭盛于內,陽氣擾亂於外,汗出不止,四肢厥冷,下厥上逆,浮陽熏肺,發生喘鳴。
陰之所以不能生化,由於陰陽的平衡,是謂正常。如果以剛與剛,則陽氣破散,陰氣亦必隨之消亡;倘若陰氣獨盛,則寒濕偏勝,亦為剛柔不和,經脈氣血亦致敗絕。
屬於死陰的病,不過三日就要死;屬於生陽的病,不過四天就會痊癒。所謂生陽、死陰:例如肝病傳心,為木生火,得其生氣,叫做生陽;心病傳肺,為火克金,金被火消亡,叫做死陰,肺病傳腎,以飲傳陰,無陽之候,叫做重陰;腎病傳脾,水反侮土,叫做辟陰,是不治的死症。
邪氣鬱結于陽經,則四肢浮腫,以四肢為諸陽之本;邪氣鬱結于陰經,則大便下血,以陰絡傷則血下溢,初結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陰經陽經都有邪氣鬱結,而偏重于陰經方面的,就會發生“石水”之病,少腹腫脹;邪氣鬱結于二陽(足陽明胃、手陽明大腸),則腸胃俱熱,多為消渴之症;邪氣鬱結于三陽(足太 陽膀胱、手太陽小腸),則多為上下不通的隔症;邪氣鬱結于三陰(足太陰脾、手太陰肺),多為水腫膨脹的病;邪氣鬱結于一陰一陽(指厥陰和少陽)多為喉痹之病。
陰脈搏動有力,與陽脈有明顯的區別,這是懷孕的現象;陰陽脈(尺脈、寸脈)具虛而患痢疾的,是為死症;陽脈加倍于陰脈,當有汗出,陰脈虛而陽脈搏擊,火迫血行,在婦人為血崩。
三陰(指手太陰肺、足太陰脾)之脈,俱搏擊於指下,大約到二十天半夜時死亡;二陰就(指手少陰心、足少陰腎)之脈俱搏擊於指下,大約到十三天傍晚時死亡;一陰(指手厥陰心胞絡、足厥陰肝)之脈俱搏擊於指下,而鼓動過甚的,三天就要死亡;三陰三陽之脈俱搏,心腹脹滿,陰陽之氣發洩已盡,大小便不通,則五日死;三陽(指足陽明胃、手陽明大腸)之脈俱搏擊於指下,患有溫病的,無法治療,不過十日就要死了。

黃帝內經素問 陰陽離合論篇第六

黃帝問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今三陰三陽,不應陰 陽,其故何也? 岐伯對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 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下,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
帝曰:願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 岐伯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于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 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于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于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之離合也,太陽為 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
帝曰:願聞三陰。 岐伯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沖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于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于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 陰。
陰陽雩重,重傳為一周,氣裏形表而為相成也。
--------- 白話譯文 ---------
黃帝問道:我聽說天屬陽,地屬陰,日屬陽,月屬陰,大月和小月合起來三百六十天而成為一年,人體也與此相應。如今聽說人體的三陰三陽,和天地陰陽之數不相符合,這是什麽道理?岐伯回答說:天地陰陽的範圍,極其廣泛,在具體運用時,經過進一步推演,則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萬,再演繹下去,甚至是數不盡的,然而其總的原則仍不外乎對立統一的陰陽道理。天地之間,萬物初生,未長出地面的時候,叫做居於陰處,稱之為陰中之陰;若已長出地面的,就叫做陰中之陽。有陽氣,萬物才能生長,有陰氣,萬物才能成形。所以萬物的發生,因於春氣的溫暖,萬物的盛長,因于夏氣的炎熱,萬物的收成,因於秋氣的清涼,萬物的閉藏,因於冬氣的寒冷。如果四時陰陽失序,氣候無常,天地間的生長收藏的變化就要失去正常。這種陰陽變化的道理,在人來說,也是有一定的規律,並且可以推測而知的。
黃帝說:我願意聽你講講三陰三陽的離合情況。岐伯說:聖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廣明,後方名叫太沖,行於太沖部位的經脈,叫做少陰。在少陰經上面的經脈,名叫太陽,太陽經的下端起於足小趾外側的至陰穴,其上端結於晴明穴,因太陽為少陰之表,故稱為陰中之陽。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屬於陽,稱為廣明,廣明之下稱為太陰,太陰前面的經脈,名叫陽明,陽明經的下端起於足大趾側次趾之端的曆兌穴,因陰陽是太陰之表,故稱為陰中之陽。厥陰為裏,少陽為表,故厥陰精之表,為少陽經,少陽經下端起于竅陰穴,因少陽居厥陰之表,故稱為陰中之少陽。因此,三陽經的離合,分開來說,太陽主表為開,陽明主裏為闔,少陽介於表裏之間為樞。但三者之間,不是各自為政,而是相互緊密聯繫著的,所以合起來稱為一陽。
黃帝說:願意再聽你講講三陰的離合情況。岐伯說:在外的為陽,在內的為陰,所以在裏的經脈稱為陰經,行于少陰前面的稱為太陰,太陰經的根起於足大趾之端的隱白穴,稱為陰中之陰。太陰的後面,稱為少陰,少陰經的根起於足心的湧泉穴,稱為陰中之少陰。少陰的前面,稱為厥陰,厥隱經的根起於足大趾之端的大敦穴,由於兩陰相合而無陽,厥陰又位於最裏,所以稱之為陰之絕陰。因此,三陰經之離合,分開來說,太陰為三陰之表為開,厥陰為主陰之裏為闔,少陰位於太、厥表裏之間為樞。但三者之間,不能各自為政,而是相互協調緊密聯繫著的,所以合起來稱為一陰。
陰陽之氣,運行不息,遞相傳注於全身,氣運於裏,形立於表,這就是陰陽離合、表裏相成的緣故。

黃帝內經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世,濁氣在上,則生真脹。此陰 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洩,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陰勝則陽病,陽性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幹,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于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帝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藏府,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溪穀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裏,其信然乎?
岐伯對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藏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 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藏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 肉,酸勝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藏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藏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鹹,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鹹。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帝曰:法陰陽奈何?
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幹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萎,氣不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而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裏,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複始。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藏。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于肝,雷氣通于心,谷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藏;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府;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裏;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 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寫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彪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寫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 白話譯文 ---------
黃帝道:陰陽是宇宙間的一般規律,是一切事物的綱紀,萬物變化的起源,生長毀滅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凡醫治疾病,必須求得病情變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陰陽二字。拿自然界變化來比喻,清陽之氣聚於上,而成為天,濁陰之氣積於下,而成為地。陰是比較靜止的,陽是比較躁動的;陽主生成,陰主成長;陽主肅殺,陰主收藏。陽能化生力量,陰能構成形體。寒到極點會生熱,熱到極點會生寒;寒氣能產生濁陰,熱氣能產生清陽;清陽之氣居下而不升,就會發生泄瀉之病。濁陰之氣居上而不降,就會發生脹滿之病。這就是陰陽的正常和反常變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證和順證的分別。
所以大自然的清陽之氣上升為天,濁陰之氣下降為地。地氣蒸發上升為雲,天氣凝聚下降為雨;雨是地氣上升之雲轉變而成的,雲是由天氣蒸發水氣而成的。人體的變化也是這樣,清陽之氣出於上竅,濁陰之氣出於下竅;清陽發洩於腠理,濁陰內注於五臟;清陽充實與四肢,濁陰內走於六腑。
水分為陰陽,則水屬陰,火屬陽。人體的功能屬陽,飲食物屬陰。飲食物可以滋養形體,而形體的生成又須賴氣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所產生的,就是精可以 化生功能。而精又是由氣化而產生的,所以形體的滋養全靠飲食物,飲食物經過生化作用而產生精,再經過氣化作用滋養形體。如果飲食不節,反能損傷形體,機能 活動太過,亦可以使經氣耗傷,精可以產生功能,但功能也可以因為飲食不節而受損傷。
味屬於陰,所以趨向下竅,氣屬於陽,所以趨向上竅。味厚的屬純陰,味薄的屬於陰中之陽;氣厚的屬純陽,氣薄的屬於陽中之陰。味厚的有瀉下的作用,味薄的有疏通的作用;氣薄的能向外發洩,氣厚的能助陽生熱。陽氣太過,能使元氣衰弱,陽氣正常,能使元氣旺盛,因為過度亢奮的陽氣,會損害元氣,而元氣卻依賴正常的陽氣,所以過度亢盛的陽氣,能耗散元氣,正常的陽氣,能增強元氣。凡氣味辛甘而有發散功用的,屬於陽,氣味酸苦而有通泄功用的,屬於陰。
人體的陰陽是相對平衡的,如果陰氣發生偏勝,則陽氣受損而為病,陽氣發生了偏勝,則陰氣耗損而為病。陽氣發生了偏生,則陰氣耗損而為病。陽偏勝則表現為熱性病症,陰偏勝則表現為寒性病症。寒到極點,會表現熱象。寒能傷形體,熱能傷氣分;氣分受傷,可以產生疼痛,形體受傷,可以發生腫脹。所以先痛而後腫的,是氣分先傷而後及於形體;先腫而後痛的,是形體先病後及於氣分。
風邪太過,則能發生痙攣動搖;熱邪太過,則能發生紅腫;燥氣太過,則能發生乾枯;寒氣太過,則能發生浮腫;濕氣太過,則能發生濡瀉。
大自然的變化,有春、夏、秋、冬四時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變化,因此,產生了寒、暑、燥、濕、風的氣候,它影響了自然界的萬物,形成了生、長、化、收藏的規律。人有肝、心、脾、肺、腎五臟,五臟之氣化生五志,產生了喜、怒、悲、憂、恐五種不同的情志活動。喜怒等情志變化,可以傷氣,寒暑外侵,可以傷形。突然大怒,會損傷陰氣,突然大喜,會損傷陽氣。氣逆上行,充滿經脈,則神氣浮越,離去形體了。所以喜怒不加以節制,寒暑不善於調適,生命就不能牢固。陰極可以轉化為陽,陽極可以轉化為陰。所以冬季受了寒氣的傷害,春天就容易發生溫病;春天受了風氣的傷害夏季就容易發生飧泄;夏季受了暑氣的傷害,秋天就容易發生瘧疾;秋季受了濕氣的傷害,冬天就容易發生咳嗽。
黃帝問道:我聽說上古時代的聖人,講求人體的形態,分辨內在的臟腑,瞭解經脈的分佈,交會、貫通有六合,各依其經之許循行路線;氣穴之處,各有名稱;肌肉空隙以及關節,各有其起點;分屬部位的或逆或順,各有條理;與天之四時陰陽,都有經緯紀綱;外面的環境與人體內部相關聯,都有表有裏。這些說法都 正確嗎?
岐伯回答說:東方應春,陽生而日暖風和,草木生髮,木氣能生酸味,酸味能滋養肝氣,肝氣又能滋養於筋,筋膜柔和則又能生養於心,肝氣關聯於目。它在自然界是深遠微妙而無窮的,在人能夠知道自然界變化的道理,在地為生化萬物。大地有生化,所以能產生一切生物;人能知道自然界變化的道理,就能產生一切智慧;宇宙間的深遠微妙,是變化莫測的。變化在天空中為風氣,在地面上為木氣,在人體為筋,在五臟為肝,在五色為蒼,在五音為角,在五聲為呼,在病變的表現為握,在七竅為目,在五味為酸,在情志的變動為怒。怒氣能傷肝,悲能夠抑制怒;風氣能傷筋,燥能夠抑制風;過食酸味能傷筋,辛味能抑制酸味。
南方應夏,陽氣盛而生熱,熱甚則生火,火氣能產生苦味,苦味能滋長心氣,心氣能化生血氣,血氣充足,則又能生脾,心氣關聯於舌。它的變化在天為熱氣,在地為火氣,在人體為血脈,在五臟為心,在五色為赤,在五音為徵,在五聲為笑,在病變的表現為憂,在竅為舌,在五味為苦,在情志的變動為喜。喜能傷心,以恐懼抑制喜;熱能傷氣,以寒氣抑制熱;苦能傷氣,鹹味能抑制苦味。
中央應長夏,長夏生濕,濕與土氣相應,土氣能產生甘味,甘味能滋養脾氣,脾氣能滋養肌肉,肌肉豐滿,則又能養肺,脾氣關聯於口。它的變化在天為濕氣,在地為土氣,在人體為肌肉,在五臟為脾,在五色為黃,在五音為宮,在五聲為歌,在病變的表現為噦,在竅為口,在五味為甘,在情志的變動為思。思慮傷脾,以怒氣抑制思慮;濕氣能傷肌肉,以風氣抑制濕氣,甘味能傷肌肉,酸味能抑制甘味。
西方應秋,秋天天氣急而生燥,燥與金氣相應,金能產生辛味,辛味能滋養肺氣,肺氣能滋養皮毛,皮毛潤澤則又能養腎,肺氣關聯於鼻。它的變化在天為燥氣,在地為金氣,在人體為皮毛,在五臟為肺,在五色為白,在五音為商,在五聲為哭,在病變的表現為咳,在竅為鼻,在五味為辛,在情志的變動為憂。憂能傷肺,以喜抑制憂;熱能傷皮毛,寒能抑制熱;辛味能傷皮毛,苦味能抑制辛味。
北方應冬,冬天生寒,寒氣與水氣相應,水氣能產生鹹味,鹹味能滋養腎氣,腎氣能滋長骨髓,骨髓充實,則又能養肝,腎氣關聯於耳。它的變化在天為寒氣,在地為水氣,在人體為骨髓,在五臟為腎,在五色為黑,在五音為羽,在五聲為呻,在病變的表現為戰慄,在竅為耳,在五味為鹹,在情志的變動為恐。恐能傷腎,思能夠抑制恐;寒能傷血,燥(濕)能夠抑制寒;咸能傷血,甘味能抑制鹹味。
所以說:天地是在萬物的上下;陰陽如血氣與男女之相對待;左右為陰陽運行不息的道路;水性寒,火性熱,是陰陽的象徵;陰陽的變化,是萬物生長的原始能力。所以說:陰陽是互相為用的,陰在內,為陽之鎮守;陽在外,為陰之役使。
黃帝道:陰陽的法則怎樣運用於醫學上呢?岐伯回答說:如陽氣太過,則身體發熱,腠理緊閉,氣粗喘促,呼吸困難,身體亦為之俯仰擺動,無汗發熱,牙齒乾燥,煩悶,如見腹部帳滿,是死症,這是屬於陽性之病,所以冬天尚能支持,夏天就不能耐受了。陰氣勝則身發寒而汗多,或身體常覺冷而不時戰慄發寒,甚至手足厥逆,如見手足厥逆而腹部脹滿的,是死症,這是屬於陰勝的病,所以夏天尚能支持,冬天就不能耐受了。這就是陰陽互相勝負變化所表現的病態。
黃帝問道:調攝陰陽的辦法怎樣?岐伯說:如果懂得了七損八益的養生之道,則人身的陰陽就可以調攝,如其不懂得這些道理,就會發生早衰現象。一般的人,年到四十,陰氣已經自然的衰減一半了,其起居動作,亦漸漸衰退;到了五十歲,身體覺得沉重,耳目也不夠聰明了;到了六十歲,陰氣萎弱,腎氣大衰,九竅不能通利,出現下虛上實的現象,會常常流著眼淚鼻涕。所以說:知道調攝的人身體就強健,不知到調攝的人身體就容易衰老;本來是同樣的身體,結果卻出現了強弱不同的兩種情況。懂得養生之道的人,能夠注意共有的健康本能;不懂得養生之道的人,只知道強弱的異形。不善於調攝的人,常感不足,而重視調攝的人,就常能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即使已經年老,亦可以身體強壯,當然本來強壯的就更好了。所以聖人不作勉強的事情,不胡思亂想,有樂觀愉快的旨趣,常使心曠神怡,保持著寧靜的生活,所以能夠壽命無窮,盡享天年。這是聖人保養身體的方法。
天氣是不足與西北方的,所以西北方屬陰,而人的右耳也不及左邊的聰明;地氣是不足於東南方的,所以東南方屬陽,而人的左手足也不及右邊的強。黃帝問道,這是什麽道理?岐伯說:東方屬陽,陽性向上,所以人體的精神集合于上部,集合於上部則上部強盛而下部虛弱,所以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利;西方屬陰,陰性向下,所以人體的精氣集合於下部,集合於下部則下部強盛而上部虛弱,所以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利。如雖左右同樣感受了外邪,但在上部則身體的右側較重,在下部則身體的左側較重,這是天地陰陽之所不能全,而人身亦有陰陽左右之不同,所以邪氣就能乘虛而居留了。
所以天有精氣,地有形體;天有八節之綱紀,地有五方的道理,因此天地是萬物生長的根本。無形的清陽上生於天,有形的濁陰下歸於地,所以天地的運動與靜止,是由陰陽的神妙變化為綱紀,而能使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終而複始,迴圈不休。懂得這些道理的人,他把人體上部的頭來比天,下部的足來比地,中部的五臟來比人事以調養身體。天的輕清之氣通於肺,地的水穀之氣通於嗌,風木之氣通于肝,雷火之氣通於心,溪穀之氣通于脾,雨水之氣通於腎。六經猶如河流,腸胃猶如大海,上下九竅以水津之氣貫注。如以天地來比類人體的陰陽,則陽氣發洩的汗,象天的下雨;人身的陽氣,象天地疾風。人的暴怒之氣,像天有雷霆;逆上之氣,象陽熱的火。所以調養身體而不取法于自然的道理,那麽疾病就要發生了。
所以外感致病因素傷害人體,急如疾風暴雨。善於治病的醫生,于邪在皮毛的時候,就給予治療;技術較差的,至邪在肌膚才治療;又更差的,至邪在五臟才治療。假如病邪傳入到五臟,就非常嚴重,這時治療的效果,只有半死半生了。
所以自然界中的邪氣,侵襲了人體就能傷害五臟;飲食之或寒或熱,就會損害人的六腑;地之濕氣,感受了就能損害皮肉筋脈。
所以善於運針法的,病在陽,從陰以誘導之,病在陰,從陽以誘導之;取右邊以治療左邊的病,取左邊以治療右邊的病,以自己的正常狀態來比較病人的異常狀態,以在表的症狀,瞭解裏面的病變;並且判斷太過或不及,就能在疾病初起的時候,便知道病邪之所在,此時進行治療,不致使病情發展到危險的地步了。
所以善於診治的醫生,通過診察病人的色澤和脈搏,先辨別病症的屬陰屬陽;審察五色的浮澤或重濁,而知道病的部位;觀察呼吸,聽病人發出的聲音,可以得知所患的病苦;診察四時色脈的正常是否,來分析為何髒何腑的病,診察寸口的脈,從它的浮、沉、滑、澀,來瞭解疾病所產生之原因。這樣在診斷上就不會有差錯,治療也沒有過失了。
所以說:病在初起的時候,可用刺法而愈;及其病勢正盛,必須待其稍微衰退,然後刺之而愈。所以病輕的,使用發散輕揚之法治之;病重的,使用消減之法治之;其氣血衰弱的,應用補益之法治之。形體虛弱的,當以溫補其氣;精氣不足的,當補之以厚味。如病在上的,可用吐法;病在下的,可用疏導之法;病在中為脹滿的,可用瀉下之法;其邪在外表,可用湯藥浸漬以使出汗;邪在皮膚,可用發汗,使其外泄;病勢急暴的,可用按得其狀,以制伏之;實症,則用散法或瀉法。觀察病的在陰在陽,以辨別其剛柔,陽病應當治陰,陰病應當治陽;確定病邪在氣在血,更防其血病再傷及氣,氣病再傷及血,所以血適宜用瀉血法,氣虛宜用導引法。

黃帝內經素問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黃帝曰:天有八風,經有五風,何謂?
岐伯對曰: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藏,邪氣發病。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
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胸脅;西風生於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藏;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支。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痹厥。
故冬不按蹺,春不鼽衄,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脅,長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風瘧,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此平人脈法也。
故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
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之藏腑中陰陽,則藏者為陰,腑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藏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陽,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皆陰陽表裏、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帝曰:五藏應四時,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于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谷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于耳,藏精於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穀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于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穀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于鼻,藏精於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其穀稻,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數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于二陰,藏精於腎,故病在溪;其味咸,其類水,其畜彘,其穀豆,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
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藏六府,一逆一從,陰陽、表裏、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 白話譯文 ---------

黃帝問道:自然界有八風,人的經脈病變又有五風的說法,這是怎麽回事呢?岐伯答說:自然界的八風是外部的致病邪氣,他侵犯經脈,產生經脈的風病,風邪還會繼續循經脈而侵害五臟,使五臟發生病變。一年的四個季節,有相克的關係,如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冬勝春,某個季節出現了克制它的季節氣候,這就是所謂四時相勝。
東風生於春季,病多發生在肝,肝的經氣輸注於頸項。南風生於夏季,病多發生於心,心的經氣輸注於胸脅。西風生於秋季,病多發生在肺,肺的經氣輸注於肩背。北風生於冬季,病多發生在腎,腎的經氣輸注於腰股。長夏季節和中央的方位屬於土,病多發生在脾,脾的經氣輸注於脊。所以春季邪氣傷人,多病在頭部:夏季邪氣傷人,多病在心:秋季邪氣傷人,多病在肩背:冬季邪氣傷人,多病在四肢。春天多發生嬶衄,夏天多發生在胸脅方面的疾患,長夏季多發生洞泄等裏寒證,秋天多發生風瘧,冬天多發生痹厥。若冬天不進行按跤等擾動陽氣的活動,來年春天就不會發生嬶衄和頸項部位的疾病,夏天就不會發生胸脅的疾患,長夏季節就不會發生洞泄一類的裏寒病,秋天就不會發生風瘧病,冬天也不會發生痺厥、饗泄、汗出過多等病症。精,是人體的根本,所以陰精內藏而不妄泄,春天就不會得溫熱病。夏暑陽盛,如果不能排汗散熱,到秋天就會釀成風瘧病。這是診察普通人四時發病的一般規律。
所以說:陰陽之中,還各有陰陽。白晝屬陽,平旦到中午,為陽中之陽。中午到黃昏,則束陽中之陰。黑夜屬陰,合夜到雞鳴,為陰中之陰。雞鳴到平旦,則屬陰中之陽。黑夜屬陰,合夜到雞鳴,為陰中之陰。雞鳴到平旦,則屬陰中之陽。人的情況也與此相應。就人體陰陽而論,外部屬陽,內部屬陰。就身體的部位來分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從臟腑的陰陽劃分來說,則髒屬陰,腑屬陽,肝、心、脾、肺、腎五臟都屬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都屬陽。瞭解陰陽之中複有陰陽的道理是什麽呢?這是要分析四時疾病的在陰在陽,以作為治療的依據,如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都要根據疾病的部位來施用針刺和砭石的療法。此外,背為陽,陽中之陽為心,陽中之陰為肺。腹為陰,陰中之陰為腎,陰中之陽為肝,陰中的至陰為脾。以上這些都是人體陰陽表裏、內外雌雄相互聯繫又相互對應的例證,所以人與自然界的陰陽是相應的。
黃帝說:五臟除與四時相應外,它們各自還有相類的事物可以歸納起來嗎?岐伯說:有。比如東方青色,與肝相通,肝開竅於目,精氣內藏於肝,發病常表現為驚駭,在五味為酸,與草木同類,在五蓄為雞,在五穀為麥,與四時中的夏季相應,在天體為歲星,春天陽氣上升,所以其氣在頭,在五音為角,其成數為八,因肝主筋所以它的疾病多發生在筋。此外,在嗅味為臊。南方赤色,與心相通,心開竅於耳,精氣內藏與心,在五味為苦,與火同類,在五畜為羊,在五穀為黍,與四時中的夏季相應,在天體為熒惑星,他的疾病多發生在脈和五臟,在五音為徵,其成數為七。此外,在嗅味為焦。中央黃色,與脾相通,脾開竅於口,精氣內藏於脾,在五味為甘,與土同類,在五畜為牛,在五穀為稷,與四時中的長夏相應,在天體為鎮星,他的疾病多發生在舌根和肌肉,在五音為宮,其生數為五。此外,在嗅味為香。西方白色,與肺相通,肺開竅於鼻,精氣內藏於肺,在五味為辛,與金同類,在五畜為馬,在五穀為稻,與四時中的秋季相應,在天體為太白星,他的疾病多發生在背部和皮毛,在五音為商,其成數為九。此外,在嗅味為腥。北方黑色,與腎相同,腎開竅于前後二陰,精氣內藏於腎,在五味為咸,與水同類,在五畜為彘,在五穀為豆,與四時中的冬季相應,在天體為辰星,他的疾病多發生在溪和骨,在五音為羽,其成數為六。此外,其嗅味為腐。所以善於診脈的醫生,能夠謹慎細心地審查五臟六腑的變化,瞭解其順逆的情況,把陰陽、表裏、雌雄的對應和聯繫,綱目分明地加以歸納,並把這些精深的道理,深深地記在心中。這些理論,至為寶貴,對於那些不是真心實意地學習而又不具備一定條件的人,切勿輕易傳授,這才是愛護和珍視這門學問的正確態度。

治尖銳濕疣

藥方組成:八角蓮10克,鴉膽子1克,苦參1克,黃柏1克,蛇舌草1克與65%乙醇適量混合製劑塗疣上。每日三次以上。
另外每日用八角蓮15克,黃柏15克,苦參20克,白蘚皮20克,紫草15克,川黃連10克,白礬30克(上藥熬成濾出後乘熱入其中溶解)外洗。
如患部有滲出性分泌物,在每次用藥後將枯礬(研極細)撒上。
此對尖銳濕疣有特效,治癒率奇高(達100%)。

治扁平疣方

藥方組成:地膚子300克 白礬50克
用法:先用2000毫升水煎地膚子,取汁300毫升,在火上加熱,然後將打碎的白礬溶入。
取清汁擦疣,每日二至三次。一周左右即愈。應用多年效如桴鼓。

燙傷止疼偏方

燙傷立即止疼,治療用時短,愈後不留疤痕。
藥物組成:地榆21克,大黃10克,劉寄奴10克,苦楝皮10克。
將以上四味藥共研成(或打成)極細粉末,用香油調敷,一天3次,一般3~7天可痊癒。
大泡要先挑破,後再塗藥膏。

另一火燙偏方:
藥物組成:黃連,黃芩,黃柏,地榆各等份撚粉麻油調付。

治療中耳炎有偏方

中耳炎流膿流水
先用雙氧水清洗消毒後上此藥,療效很好。
枯礬3G 冰片0.3G 陳皮0.6,共研細末,備用。
用時用少量吹耳內,特點,好得快。

氣血白話解傷寒

一、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1.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脈浮,是人體的陽氣與客居在體表的邪氣分爭,拒邪入內而發生的陽性反應。頭項強痛,是邪氣在頭項,經脈津血運行不利,津液鬱滯不運而發生強痛不舒的表現。惡寒,是邪氣鬱滯在表,表部津液運行不利,津液鬱滯阻遏氣血正常運行於體表,體表組織因之失養,所以惡寒。
2.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太陽病時病發,具有發熱、汗出、惡風、脈緩等證候者,取名為中風。發熱為衛氣強鬱,汗出為榮氣弱鬱,厥陰氣弱則腠理開,腠理開則惡風,榮氣弱則脈緩。脈緩是緩而無力,與脈緊相對比,而不是和緩之脈。
3.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太陽病時病發,具有發熱、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等證候者,取名為傷寒。發熱,為津液鬱滯在表、衛氣壅滯不運所致;惡寒,為邪鬱肌表,阻遏氣血運行,給養不足所致;體痛,為正、邪氣俱盛,邪盛客表,不能入裏,也不能出表,刺激機體所致;嘔逆,為胃氣不得旁達於外而上逆;脈陰陽俱緊,為衛氣壅滯而向榮氣滲透,榮、衛氣俱鬱的表現。
4.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傷寒一日,按一般規律是邪氣客居人體的太陽部位。脈若靜者,脈沒有明顯數、急,為不傳於裏。頗欲吐、躁煩是少陽證徵象;躁煩,脈數急,是陽明證徵象;少陽、陽明徵象若見,為邪氣傳裏。
5.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此接上條,傷寒二三日,若陽明、少陽證徵象沒有出現,為邪氣仍客居在表。
6.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 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太陽病時病發,具有發熱而渴,不惡寒之證候者,為溫病。發熱而渴,為裏有邪熱,熱灼胃津而渴,表無邪所以不惡寒。若誤用汗法,汗傷表津,裏熱薰蒸以致身灼熱,取名為風溫。裏熱熾盛薰蒸,迫汗外出,迫脈陰陽俱浮,呈現脈浮滑;身重,為熱壅濕聚肌體;多眠睡,為熱盛神昏;鼻息必鼾、語言難出,為熱邪上湧所致;若誤用下法,傷人陰血,陰虧則小便少即不利;血虧則目圓睜直視不瞬;誤下邪陷則傷正,正氣失去約束功能而發生大小便失禁;若誤用火攻法,傷人津血,輕的會出現身體顏色發黃,重的會出現驚癇、瘛疭的熱盛動風之狀;若誤用火熏法,這樣一錯再錯,耗竭病人津血,一錯還能延續時日,再錯就會促進病人死亡。
此條說明,溫病禁汗法、下法、火攻法。那麼只能用清法。其義同白虎湯證,禁汗禁下,其性質即是少陽證。
7.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發於陽,是發於太陽;發于陰,是發於厥陰。發熱惡寒和無熱惡寒,是醫生對病人體質類型的辨別。古代沒有體溫計,發熱和無熱,當是指人用手撫摸身體的感覺而言。邪壅太陽,體表無汗溫度熱、甚或滾燙;邪鬱厥陰,體表汗出溫度不熱、甚或發涼。
8.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 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太陽病至七日,因時日推移而正氣漸複,邪氣漸衰,且七日為太陽經氣行其經盡之期,正複邪去而自愈。若欲作再經者,是邪氣客居太陽部位有欲再經之征。針足陽明,使胃氣通暢,陽明正氣充盈,以助太陽正氣祛除客邪,使邪氣不得再經,經不傳則愈。
9.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太陽病病發時與病癒時,皆與太陽經氣運行有關。太陽經氣運行不利,太陽病時 人之陽氣難得天之陽氣之助,易病發太陽病;太陽經氣運行通暢,太陽病時人之陽氣易得天之陽氣扶助,太陽病易愈。
10.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風家,指太陽中風即厥陰型體質者。此條印證了第7條:發於陰,當為發於厥陰。
11. “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此條是對第2、第3和第7條的解釋。“太陽傷寒證”,病人陽郁無汗皮膚發燙,是為身大熱。身大熱卻惡寒,為寒在骨髓之義,得衣惡寒不減,因之反欲得衣。麻黃湯中桂枝伍杏仁行血中之氣,化骨髓之寒,桂枝伍麻黃行氣中之血,泄肌腠之熱,是之義。“太陽中風證”,病人一陣一陣汗出,汗出時皮膚發涼,體內悶熱。汗出是虛陽外泄,所以皮膚發涼。虛陽外泄,客熱邪氣仍滯鬱體內,津失則邪熱更鬱,因之體表雖涼反而覺體內悶熱,是為熱在骨髓之義。此時若近衣覆被,則汗出增多,鬱熱加重,感覺悶熱有加,若揭開衣被,遂又感覺寒涼刺骨。既不敢揭開衣被,又不能近衣覆被,患者常常將衣被撐起,讓身體與衣被保持一個適度的空間,此即“身大寒,反不欲近衣”的表現。意即“寒在皮膚, 熱在骨髓”。“身大寒,反不欲近衣”,是桂枝湯證的特有表現。桂枝湯中芍藥行血化鬱,泄骨髓之熱,桂枝行氣解鬱,發肌中之寒,是之義。
12.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幹嘔者,桂枝湯主之。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太陽中風病,“陽浮而陰弱”, 即衛弱則輕取陽脈虛浮,榮弱則重取陰脈緩弱。衛氣虛浮者,虛熱自發,榮氣緩弱者,虛汗自出。
鼻鳴,為鼻腔粘膜及脈絡拘攣不通,津液郁滯不行常道,外溢則為鼻涕,阻塞鼻腔通氣不暢,呼吸時發出嘯鳴音。鼻涕出與汗出同理,一為鼻腔組織拘攣不通而鼻涕外溢,一為肌表組織拘攣不通而汗液外溢。干嘔,是氣上逆,表現桂枝湯證的病機是向上向外。
桂枝湯的服法,“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此服法不可忽視。桂枝湯證榮衛俱弱,必然胃氣不足,服熱稀粥充養胃氣,以助榮衛是其本意。“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邪客肌體,必是有隙可乘,以“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是以正氣祛邪,源源外發,勢將邪氣全面外祛。若大汗流離,必傷津液,肌腠組織因以疏鬆,給邪氣留有空隙可乘,必客居肌體。後續服法,也不可忽視,“若不汗,更服,依前法”,依前法,是依然啜粥、覆被。“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一鼓作氣,不給邪氣以喘息的機會。這裏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服桂枝湯,有“一服汗出病瘥”者,有“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者,還有“服至二、三劑”者?究之是反映兩個情況,一是體質較強或感邪輕者,一服則應,若體質較弱或感邪重者,一服藥力不夠,需再服或服“至二、三劑”。二是桂枝湯證的汗出,是一陣一陣汗出,而不是常自汗出。若常自汗出,就是榮氣和,而不是榮衛俱弱了。所以桂枝湯證的服法,會出現一服不汗,更服、又不汗的情況。
13.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時病發,具有頭痛,發熱,汗出,惡風等證候者,桂枝湯主之。
14. “太陽病,項背強,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項背強,當無汗,一般為津氣壅滯實證。此反汗出惡風,是為表部津液不足運行遲緩而致鬱滯,項背部因邪氣鬱滯,阻遏津液疏布,呈現拘強不舒狀態。葛根解肌兼益陰氣,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葛根有益陰氣之功,所以“不須啜粥”。
15. “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其氣上沖者,是病機向上向外,人體正氣欲祛邪出外。對於這樣的病機,可以與桂枝湯;若不上沖者,是邪氣不在上、不在表,或正氣虧損,所以不得與桂枝湯。
16. “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 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用吐、下、溫針法不解者,是治壞的病,不可與桂枝湯 治之。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這是辨證論治的精神實質。隨證治之,是要把觀察到的脈證即四診情況,經過分析判斷,弄明白是何部犯何逆,然後根據觀察到的證候變化而治之。桂枝湯的作用是解散榮衛之邪氣,用於表部虛邪證。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此為表部實邪證,不可與桂枝湯。桂枝湯中芍藥能滋陰氣兼泄脈中邪氣出榮脈,桂枝能助陽氣通脈絡發解肌中邪氣,若用於太陽傷寒證,因其證為表實腠理不開,桂枝芍藥實陽厚陰,加重表實,犯實實之弊。必須常常牢記,切勿誤用。
17. “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素嗜飲酒的人病發熱、頭痛、汗出,此有濕熱蘊裏,不可與桂枝湯。濕熱壅上,桂枝助熱,兩陽相得必氣上作嘔。
18.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
喘家患桂枝湯證,胸腹水氣上逆,迫肺而喘,加厚樸、杏子散水氣降逆氣、助正發邪而平喘。
19. “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素有內熱者服桂枝湯,助熱傷津,必生癰膿之變。
20.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過汗亡陽,汗出不止。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均為津虧陽脫之變。以桂枝湯解肌調和榮衛,加附子溫陽固脫止漏。
桂枝加附子湯方:桂枝9g、芍藥9g、炙甘草9g、生薑9g、大棗4枚(擘)、附子6g。
用法:上六味,每三劑藥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將息如前法。
桂枝湯方:桂枝9g、芍藥9g、炙甘草6g、生薑9g、大棗4枚(擘)。
用法:上五味,咀三味,三劑藥同煮,共以水1400毫升,微火煮取600毫升,去滓,適寒溫,服200毫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200毫升餘,以助藥力。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桂枝9g、炙甘草6g、生薑9g、芍藥9g、大棗4枚(擘)、厚朴6g(炙,去皮)、 杏仁7.5g(去皮尖)。
用法:上七味,每三劑藥用水1400毫升,微火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覆取微似汗。
20條“桂枝加附子湯證”甘草用量三兩,12條“桂枝湯證”甘草用量為二兩,可見甘草益津氣之用。
21.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將息如前法。”
脈促為水氣上沖,胸滿為邪氣入胸,阻遏胸中正氣正常運行則胸滿。此證是誤下 後,虛其裏所致。芍藥厚陰泄陽,有礙胸中陽氣運行故去之;桂枝解肌發邪,以平沖氣;生薑散水氣助桂枝發邪出表;甘草滋陰氣扶正,大棗養胃氣固本,充實正氣 以防禦邪氣客留。將息如桂枝湯法,服藥後啜熱覆被,發汗祛邪外出。
桂枝去芍藥湯方:桂枝9g、炙甘草6g、生薑9g、大棗4枚(擘)。
用法:上四味,每三劑藥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將息如 前法。
22. “若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將息如前法。”
此條應是接上條“太陽病,下之後”,若微惡寒者,是下後表陽微,裏氣也虛, 因之去芍藥加附子以扶陽祛邪,將息如桂枝湯法。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桂枝9g、炙甘草6g、生薑9g、大棗4枚(擘)、附子6g
用法:上五味,每三劑藥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23.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如瘧狀,一陣熱,一陣寒,“一日二三度發”,系定時發作,屬桂枝湯證;“其人不嘔”,是無少陽證;“清便欲自可”,是無陽明證;“脈微緩者”,是與脈浮緊相對比,稍微呈現緩弱的脈象,不是桂枝湯證的脈緩弱,比桂枝湯證的脈緩弱要有力,比麻黃湯證的脈浮緊要稍 微緩弱一些,此為欲愈的脈象。脈微而惡寒者,此為榮衛俱虛,不可再用瀉實的治法。“面色反有熱色者”,是與“面色緣緣正赤”性質相同,為陽氣怫鬱在表,只是怫鬱程度不同。面色反有熱色者系麻黃湯證,定時發作系桂枝湯證,二證程度都較輕淺,屬桂枝麻黃各半湯證。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桂枝5g、芍藥3g、生薑3g、炙甘草3g、麻黃3g、大棗1.3枚、杏仁3.1g。
用法:上七味,每三劑藥以水1000毫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360毫升,去滓,溫服120毫升,將息如上法。
24.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患桂枝湯證者,服桂枝湯後,反而出現煩悶的症狀,這是衛陽鬱滯較重,榮衛不得通透,桂枝助陽祛邪,邪熱不能外越,則熱壅上沖而發煩悶。此徵象為正氣欲祛邪氣出表之證,因邪鬱較重,阻礙藥力扶正氣通達。若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泄衛陽之鬱,使津液疏動,再服桂枝湯即藥力可達病所,祛邪出表則病癒。
25.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日再服,將息如前法。”
大汗出,傷人津液,腠理疏鬆,邪氣乘隙客留於肌腠,病必不除。脈洪大,為病機向上,正氣欲祛邪外出。大汗出不見煩渴,是汗出傷陽,氣弱而大,必大而無力,系邪風仍在肌腠。若形似瘧,是陣寒陣熱。陣寒者屬陽氣鬱,系麻黃湯證,陣熱者屬陰氣郁,系桂枝湯證。一日再發者,屬定時發作,系桂枝湯證。陣寒陣熱,麻桂各半,一日再發,桂枝加半。此證屬桂枝二麻黃一湯證。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桂枝7.7g、芍藥5.6g、麻黃3g、生薑5.6g、杏仁3.6g、炙甘草4.9g、大棗2.5枚。
用法:上七味,每二劑藥以水1000毫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4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日再服。將息如前法。
26.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是汗出傷陰,熱灼胃津,因之見脈洪大。陰津不足,陽氣盛大,必大而有力。此脈洪大是邪熱蘊蒸之征,是邪風入裏變為實邪,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白虎湯證是脈見浮滑無津虧,津虧則見脈洪大,加人參益氣生津以止渴。
此條與上條,雖同為“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出現脈洪大,而見證卻不同。一為沒有煩渴,一為大煩渴不解。這是由於不同的人體質不同之故。體質有偏太陰虛寒者, 大汗出後,不見煩渴,脈洪大是因為汗出傷陽,氣弱而大,是邪風仍在表,故“與桂枝湯”。體質有偏陽明實熱者,大汗出後,必見煩渴,脈洪大是因為汗出傷陰,氣盛而大,是邪風入裏變為實邪,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方:知母18g、石膏48g(碎,綿裹)、炙甘草6g、粳米18g、人參9g。
用法:上五味,每三劑藥以水2000毫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200毫升,日三服。
27.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發熱惡寒,是表部有邪;熱多寒少,是表邪輕微,裏邪稍重;脈微弱者,是與第23條中“脈微緩”相比較。此條中的脈微弱,就是比第23條中的脈微緩又稍微弱一些,微是稍微的意思,不是脈象微細又虛弱。若是微細虛弱的脈象,就不當用桂枝二越婢一湯清裏發表了。“此無陽也”,是說此脈證為表津亡失,不是脈陰陽俱緊的“太陽傷寒”陽氣重的脈證,不可用麻黃湯發汗。 “此無陽也”,也印證了第7條 “發於陽”,是發於太陽傷寒證。
表津亡失是因為大汗出造成的。大汗出不僅亡表陽,也傷裏陰,所以熱多寒少。熱多是裏熱稍多,寒少是表寒稍少。對於此證候,不可再用麻、桂劑發汗,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湯,小發其汗,並清半裏之熱。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桂枝3.4g、芍藥3.4g、麻黃3.4g、炙甘草3.4g、大棗2枚、生薑4.9g、石膏4.5g(碎,綿裹)。
用法:上七味,每二劑藥以水1000毫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4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
28.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 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服桂枝湯,應解除頭項強痛;或下之,應解除心下滿微痛;仍頭項強痛,為太陽脈絡虛邪鬱滯,病仍不解;無汗為過汗亡陽,表津虧失;小便不利為過下虛胃,胃氣虛則通降失職,發生小便不利的症狀;心下滿為胃氣虛蓄水於胃,微痛為胃之脈絡有虛邪鬱滯所致。桂枝去桂以免更傷表部氣津,留芍藥以疏泄太陽脈絡及胃絡之虛邪,加茯苓白朮以益氣利水。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芍藥9g、炙甘草6g、生薑9g、白朮9g、茯苓9g、大棗4枚。
用法:上六味,每三劑藥以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小便利 則愈。本云桂枝湯,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朮。
29.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干薑湯與之,以複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複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傷寒,本應無汗。此“自汗出、小便數”是為陽氣虛;“心煩、腳攣急”是為陰血虛;陰陽氣血俱虛,則脈虛浮,體表組織供血不足,則微惡寒。反與桂枝湯,誤攻其表,陰陽氣更傷,“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陽氣不足,血液在四肢末端運行不利則手足厥冷;陰氣不足,津液不能上行濡潤咽喉,則咽中干;氣陰兩虛則煩躁;胃氣虛寒則吐逆。作甘草干薑湯,溫陽益陰,先複其陽,則咽中干、煩躁吐逆、手足厥等俱解,體現了《傷寒論》陽氣為本的思想。待厥愈足溫,陽氣已複,再作芍藥甘草湯與之,以通足脛之脈絡虛滯,脈絡得通,其腳即伸。若服甘草干薑湯出現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和其胃氣;若反復發汗,又加以燒針誤治者,出現了四肢厥逆的亡陽證候,以四逆湯主治。
甘草干姜湯方:炙甘草18g、炮干薑9g。
用法:上二味,每二劑藥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芍藥18g、炙甘草18g
用法:上二味,每二劑藥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溫再服。
30. “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干、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干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二、辨太陽病 脈證並治中
31. “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覆取微似汗。”
項背強幾幾、無汗,為太陽氣實,厥陰氣虛,葛根泄陽氣、益陰氣,能雙向調節是為主藥。
葛根湯方:葛根12g、麻黃9g、桂枝6g、生薑9g、炙甘草6g、芍藥6g、大棗4枚(擘)。
用法:上七味,每三劑藥以水2000毫升,先煮麻黃、葛根,減400毫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
32.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陽明病病時,天氣下行,人氣也下行,所乙太陽與陽明合病者,按一般規律,會出現表證同時兼有下利的症狀。用葛根湯主治,葛根用以起陰氣、發陽氣,升清降濁而止下利。
33.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若人之陽氣在陽明部位較強者,太陽與陽明病時合病,人之陽明正氣與邪氣分爭有力,表現出不下利但嘔的症狀。葛根加半夏湯主之,葛根用以發表邪升清氣預防下利。
葛根加半夏湯方:葛根12g、麻黃9g、炙甘草6g、芍藥6g、桂枝6g、生薑6g、半夏9g、大棗4枚(擘),覆取微似汗。
34.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太陽病時病發桂枝湯證,桂枝湯證為邪氣客在人體厥陰表部,治法當順應病勢解肌發表、祛邪於外。醫誤用下法,迫使邪氣下趨,經陽明病時,天氣下行、人氣下行,利遂不止。脈促者,為人體太陽部位正氣不衰,與客表之邪分爭,欲祛邪出表。喘而汗出者,是誤下邪陷,陽明正氣與邪氣分爭,虛邪上逆,有出表之機,故喘而汗出。葛根升清降濁發上焦,黃芩、黃連瀉中焦,甘草益陰氣和脈絡,諸藥合用,順勢發邪於表,清邪於裏,益陰和絡,諸藥皆從病勢,表裏雙解,邪去正安即病癒。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葛根36g、炙甘草9g、黃芩13.5g、黃連13.5g。
用法:上四味,每二劑藥以水1600毫升,先煮葛根,減400毫升,內諸藥,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溫再服。
35.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太陽病時病發,一身盡痛,惡風,無汗而喘的證候,即太陽表實證,惡風與惡寒互發其義。喘為榮衛俱實,邪實迫肺之象。當以麻黃湯發洩實邪。此為實證,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
麻黃湯方:麻黃9g、桂枝6g、炙甘草3g、杏仁10.5g。
用法:上四味,每三劑藥以水1800毫升,先煮麻黃,減400毫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500毫升,去滓,溫服160毫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麻黃湯證的病機,是體實之人感受外邪時沒有及時採取保護措施,以致體表津液壅滯,不得外透,形成鬱而發熱的狀態。以寒邪犯表為例,初始體表發涼,無熱畏寒,是表陽輕傷之象。此時若及時增衣覆被或近火取暖溫複表陽,就能解其寒。若不及時採取保暖措施,就會病發麻黃湯證,其表現會由無熱畏寒發展至發熱惡寒,再增衣覆被或近火取暖,已不能解其寒。發熱惡寒的病機,是由表陽受傷,表部津液壅滯變為邪氣,邪氣鬱滯阻遏正氣運行,形成鬱而發熱的狀態。太陽受邪,裏陽外趨,津液集中於肌表,正邪交爭。太陽氣實不得宣透,正氣欲祛邪外出,但太陽、厥陰俱實,實則腠理不開,津液愈加壅滯,體溫愈加升高。邪氣鬱滯,正氣運行不利,肌表組織得不到正常的溫養,體表雖發熱,肌體卻惡寒。發熱是邪氣壅滯所致,惡寒是正氣不達所致。人之身體,無論表裏,何部正氣不達,何部就會溫養失給,出現寒涼的感覺。麻黃湯證體表肌膚發燙,焉有寒邪外束肌表之理?雖只是一字之差,可謂影響甚大。
36.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太陽與陽明病時合病,喘而胸滿者,必無汗,是太陽邪實迫肺,不可誤以為陽明熱邪而用下法,宜用麻黃湯發洩在表之實邪。
37. “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脈浮細為表陽虧失,榮衛俱虧。脈浮細而嗜臥為外邪已解,正氣虛憊之征。胸滿脅痛,為邪氣結於脅下,邪氣鬱滯則脅痛,邪氣上壅則胸滿。脈但浮者,為脈浮而不細,且無裏證,必無汗,為邪仍客表。
小柴胡湯方:柴胡24g、黃芩9g、人參9g、半夏9g、炙甘草9g、生薑9g、大棗4(擘)。
用法:上七味,每三劑藥以水24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溫服200毫升,日三服。
38.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大青龍湯方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複服,汗多亡陽,遂(一作逆)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太陽中風,應汗出,不汗出因致脈浮緊而煩躁者,如第24條:“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這是桂枝助陽,使衛陽鬱滯增重,榮衛不得通透,正邪分爭,邪熱因表實不能外越則上壅、內迫,刺激身體發生疼痛併發煩躁。“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此“脈微弱”,是與“脈浮緊”相對比,比“脈浮緊”稍微弱一點,同時有“汗出惡風者”,即陽浮而陰弱之脈,仍為表虛證,當用桂枝湯。若誤用大青龍湯,則致汗多亡陽,組織津虧,手足厥逆、筋惕肉瞤之變。
大青龍湯方:麻黃18g、桂枝6g、炙甘草6g、杏仁6g、生薑9g、大棗2.5枚(擘)、石膏48g。
用法:上七味,每三劑藥以水1800毫升,先煮麻黃,減400毫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複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一服汗者”,為服藥後汗出病瘥,或病不瘥,也不能再服大青龍湯;若再服,則為過汗,必亡失表部津液而致胃中津液不足,出現表陽虛、裏陰虛的陰陽兩虛證,必“惡風、煩躁、不得眠”
39.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
傷寒當脈浮緊,是因太陽部位陽氣重,不得運通而致身體疼痛。此證身體不疼,是為陽氣不重,所以脈浮而不緊,且身不疼,但重。若汗自出,當身體不重,即為表虛證。此證汗不出,脈雖浮緩,也是表實證,所以稱作“傷寒,脈浮緩”。表虛與表實,以汗出與不出為鑒別點。汗出脈浮緩,是緩而無力,汗不出脈浮緩,是緩而有力。身重乍有輕時,是邪氣雖停聚肌表,但不是壅盛聚結那麼嚴重,嚴重了就當脈浮緊、身疼痛。邪氣聚結沒有壅盛那麼嚴重,在肌腠就有流動的餘地,當邪氣乍有流動時,身重的感覺就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是無“脈細弱,但欲寐”之證,以確定為陽證。務必要避免以大青龍湯發虛人之汗。此條同時也印證,少陰病可以直接病發,疾病的病發部位和性質,是由人的體質因素決定的,沒有先病陽位、後病陰位元的順序可定。
40.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蕘花不治利。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臣億等謹按小青龍湯,大要治水。又 按本草,蕘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則止也。又按千金,形腫者,應內麻黃。乃內杏仁者,以麻黃發其陽故也。以此證之,豈非仲景意也。)”
傷寒,表不解,當表有邪實。心下有水氣,即胃脘部有寒邪,幹嘔為胃中水氣上逆,發熱而咳,為寒邪犯肺。或渴,為胃中津少,去半夏辛燥加天花粉滋陰潤燥;或利,為腸胃有水積,去麻黃外發加蕘花利水祛邪出裏;或噎,為胸陽不足,去麻黃傷陽,加附子溫陽。若小便不利、少腹滿,為下焦有蓄水,去麻黃升散,加茯苓滲利順勢祛邪從下分出。若喘,為虛邪上逆,當喘而汗出,去麻黃發陽,加杏仁降逆以助桂枝解邪出表。
小青龍湯方:麻黃9g、芍藥9g、細辛9g、干薑9g、炙甘草9g、桂枝9g、五味子9g、半夏9g。
用法:上八味,每三劑藥以水2000毫升,先煮麻黃減400毫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9g;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6g,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12g;若喘,去麻黃,加杏仁9g,去皮尖。
41.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有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此條述小青龍湯方的證候是:表實無汗,裏有微飲。表實鬱滯則發熱,津液外越不得,即向裏透壓,迫使裏飲上逆則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是胃中有飲。服湯已,渴者,是飲去欲解的表現。
42.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太陽病,外證未解,應是發汗後,發熱惡寒未解。脈浮弱者,是陰陽俱弱,即陽浮而陰弱,表陽不實,已不能再用麻黃湯,宜用桂枝湯法發汗。
43.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是氣逆而喘, 下為誤治。下後氣逆上沖表示氣機向上向外,喘是虛喘,喘而不滿,不是麻黃湯證的實而喘滿,是因下後引邪入裏,且下致表虛,裏邪乘虛上逆所致,故雖表未解,也不宜用麻黃湯。當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加厚朴消散腸胃邪逆、杏子宣降上焦邪逆,協助桂枝湯祛邪出表。
44.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太陽病,發汗後,外證未解,若兼有裏證,也須先解表,若先下則為逆,欲解外者,宜用桂枝湯法。
45.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複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太陽病,經汗、下之後,脈浮者,為病在外部,當須祛邪外出,宜用桂枝湯法。
46.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太陽病時病發,八九日不解,麻黃湯證仍在,仍當用麻黃湯發汗。服藥已微除,感覺好一點了,但因陽氣重,津液壅滯了八九天了,服藥後,津液稍微疏動了一點,所以感覺好一點,但還是不能汗出,其人則煩悶,閉上眼睛,劇者必衄,衄乃解。因衄則津液得疏,表實得減,汗液得出,表病乃解。
47.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患麻黃湯證者,陽氣過重,氣壅血外溢,鼻腔部位脈絡、組織最薄弱,血熱上壅則最易鼻衄。自衄者,表部津液得疏動,汗液得出,病則自愈。
48. “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發汗。設面色缘缘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
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透徹,或沒有遍身出汗,或出汗時間不夠,因而轉屬陽明。連續微自汗出,不惡寒,就是陽明證的表現。不惡寒即表明表證罷。若太陽病證不罷者,即有惡寒或身痛的症狀,不可用下法,用下法是錯誤的;如這樣可小發其汗,酌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等。設面色缘缘正赤者,滿面正紅,為陽氣怫鬱在表不得發越,當解之薰之,小發其汗或用藥薰之;若發汗不徹,不用說了,是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邪氣仍然客表,陽氣鬱而化熱,其人則發躁煩;表鬱不重,邪氣可以流動,流哪兒哪痛,所以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則邪氣流走,所以按之不可得,按不出哪里痛;其人短氣但坐,邪氣上壅則氣喘短氣,氣不夠用,躺下則邪氣壅肺,更悶喘上不來氣,只好但坐;這都是汗出不徹的原因,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
49. “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裏虛。須表裏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脈浮數者,是有表熱,理當以汗法而愈病。若下之,身重、心悸者,是氣血兩虛,氣虛不運則肌膚停濕,乃發身重,血少則心悸,虛人不可發其汗,當其正氣複,而自汗出乃病解。所以這樣,因尺中脈微,此是裏虛,陰陽氣俱不足,需待表裏實,津液自然會平復,便能自汗出愈。
50.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脈浮緊者,是表有實邪,必當身疼痛,宜以麻黃湯發汗;假使尺中遲者,不可發汗,尺中遲為遲滯不暢,必榮氣不足,是血少的緣故。
51. “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
脈浮無汗,為邪氣鬱表,宜用麻黃湯發汗。
52. “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發汗。”
脈浮而數無汗者,為太陽表實,宜用麻黃湯發汗。
53.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若不足,當為陣發性汗出,不能常自汗出,若常自汗出,當為榮氣和。以榮氣行脈中,衛氣行脈外,衛不通榮,榮不滲衛,互不通透,氣化失司,腠理常開,病常自汗出。復發其汗,通透榮衛,使榮衛諧和則病癒。宜用桂枝湯。
54. “病人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病人無裏病,時發熱,自汗出,久不愈者,此為衛氣不和,衛氣不和,即津液在表部運行不利,運行不利則鬱滯,津液鬱滯則變為邪氣,邪氣阻遏衛氣運行則鬱而發熱。發熱時自汗出,自汗出後,衛氣鬱滯得到緩和,所以汗出熱退。此衛氣不和的表病,先其發熱時2小時,服桂枝湯,發邪出表,使衛氣通運,榮衛諧和則愈。
55.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太陽表實證,不發汗,陽氣重者必衄,有衄而自愈者,有衄而不愈者。衄而不愈者,脈浮緊無汗,麻黃湯主之。
56.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為邪熱入裏,胃熱薰蒸,邪熱上犯頭部,故頭痛,與承氣湯瀉其胃熱。
裏有邪氣,小便當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宜桂枝湯。傷寒不大便六七日,若未傳裏,榮衛已傷,津血不足,所以不大便。頭痛為榮衛緩弱不和,其氣上沖的表現,宜用桂枝湯。桂枝湯證榮衛氣俱緩,不當衄。必衄,是用麻黃湯發汗,更傷其陰氣,以致陽熱上灼,必衄血。
57. “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複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傷寒發汗病已解,半日許反煩,煩為餘邪未盡,榮氣有熱,脈則浮數,宜桂枝湯更發汗。
58. “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凡病,不論表裏,或汗、或吐、或下後,若血少,津虧者,為正虛無邪,皆因治不得法,陰陽氣頓失所致。若陰陽氣自和者,見二便通暢,按常規必能自愈。
59. “大下之後,複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太陽病,先下後汗,汗下失法,小便不利者,這是津液虧竭。應無餘證,勿治之,不要再利小便,待津液恢復,得小便利,按常規必能自愈。
60. “下之後,複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
太陽病,下之後,複發汗,必重傷陽氣而寒戰振寒、脈微細。脈微細,是說脈無力而細。脈微是衛氣虛,脈細是榮血虛,所以會這樣,是榮衛俱虛的緣故。
61. “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薑附子湯主之。”
下、汗失法,出現白天煩躁不得眠,夜間安靜;不嘔,無少陽證;不渴,無陽明證;也無頭疼、身疼、惡寒的表證;脈沉微,是脈沉無力,為陽氣虛。身無大熱者,大熱主陽熱,無大熱即無陽熱證。身無大熱即是陽虛身熱,干薑附子湯主之。本證不用甘草,為陰氣不虛。何以證之陰氣不虛?以“夜而安靜”可證。若陰氣虛,當夜寐不安,虛煩不寧。按陰陽消長之理,此證是陽消陰長的變化,是新病頓傷陽氣出現的陽虛陰盛的狀態,甘草滋陰氣,若用之,則犯實實之弊。若久病或危重病治不及時,才會出現陽虛陰亦虛的變化。本方之義,在於溫陽消陰。
干姜附子湯方:干薑9g、附子18g(生用,去皮)。
用法: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頓服。
62. “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發汗後,是指用麻黃湯發汗後。身疼痛,是表未解,脈沉遲者,是氣血俱虛。血少者不可發汗,桂枝湯加芍藥以益血,加生薑以散寒解表,加人參以益氣養血。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方:桂枝9g、芍藥12g、炙甘草6g、人參9g、大棗4枚(擘)、生薑12g。
用法:上六味,每三劑藥以水2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
63.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這是倒裝句,按理應是發汗後,汗出而喘,無大熱者,不可更行桂枝湯,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此條“汗出而喘,無大熱者”,當是與 太陽傷寒和太陽中風相鑒別。太陽傷寒若喘,是身大熱而喘,且無汗而惡寒;太陽中風若喘,雖汗出卻是身無熱而惡寒(古代沒有體溫計,身熱與否,是用手撫摸身體的感覺,桂枝湯證是一陣一陣汗出。汗出時手摸身體是涼的感覺;汗不出時,手摸身體也不覺熱。臨證經常見到患桂枝湯證者,自述摸著身上不熱,就是怕風寒,醫生用手摸患者體表,也不覺熱,但是用體溫計一量,往往體溫都在38℃上下。可證傷寒論第7條“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就是指無熱惡寒是發於太陽中風證。太陽傷寒是陽氣實,性質屬陽;太陽中風是陽氣虛,性質屬陰)。汗出無大熱,必不是太陽傷寒證;汗出有熱,也不是太陽中風證。此“汗出而喘,無大熱者”一證,將表證“太陽傷寒”和“太陽中風”排除。示此“汗出而喘,無大熱”是有裏熱,並示以治法: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汗出,是病機向外,無腹部症狀,是熱在上焦,用石膏以清裏熱,用麻黃發腠理伍石膏引邪外出,用杏仁宣降逆氣助麻黃發表,用甘草益脈絡扶諸藥運氣達邪。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麻黃18g、杏仁11.g、炙甘草9g、石膏36g(碎,綿裹)
用法:上四味,每三劑藥以水1400毫升,先煮麻黃,減400毫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4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
64.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發汗過多,治不得法,陽氣傷於外。衛氣頓失,榮氣外滲以平衛虛。榮氣外滲,就是血管中的津液外滲。榮氣外滲過快,致心血驟虧,引發“自冒心”,自冒心就是心悸。心臟跳動的厲害,像要冒出來,是心氣虛的反映。其人不由自主的雙手交叉按住心臟,感覺會好一點。發汗過多,邪必客表,致表部鬱滯不通,胃氣不得旁達而上沖,發心下悸。用桂枝助正氣外發邪氣,邪氣發出於外,正氣得以運通,胃氣才能旁達。胃氣旁達,則不上沖,心下悸即止。甘草滋陰氣,用甘草滋陰津益血氣,以充養心氣。榮陰得充,心悸得平。為什麼不用人參,因人參能滋胃液、戀邪氣、助沖氣,所以不用。怎知人參滋胃液,從白虎加人參湯、小柴胡加人參湯證中,人參止渴可以得知,人參為陽中之陰藥,功在滋陰斂陽,有滋膩之性。
本證用大劑甘草滋養陰氣,可見甘草為陰中之陽藥,功滋血中之津,滋而不膩。
桂枝甘草湯方:桂枝36g、炙甘草18g。
用法: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頓服。
65.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是臍下部位有邪氣,水停臍下。因汗出傷陽,表陽受傷,裏氣必虛,致水氣欲上沖。水氣上沖,《金匱要略》叫作奔豚氣。“欲作奔豚”,即是水氣欲上沖還未上沖,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重用茯苓益氣利水,以消病之源。重用茯苓是因為奔豚欲作還未作,水氣還在下,故從下分消邪氣。若奔豚已作,水氣上沖,則當重用桂枝,用桂枝解肌發外,助裏氣透表,以平沖氣。用甘草益心氣防邪犯心。用大棗益胃氣,禦邪犯胃。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茯苓24g、桂枝12g、炙甘草6g、大棗5枚(擘)。
用法:上四味,每三劑藥以甘瀾水2000毫升,先煮茯苓,減400毫升,內諸藥,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日三服。
“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勺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以勺揚水,水氣發動,動則輕靈,以利運通。
66.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方二十九。厚朴(炙,去皮,半斤) 生薑(切,半斤) 半夏(洗,半升) 甘草(二兩) 人參(一兩)上五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發汗後,腹脹滿者,為汗後傷氣,胃氣虛則濕邪壅聚,氣虛濕壅阻礙正氣運行故腹脹滿。厚朴消痰下氣,生薑半夏散水燥濕,甘草益陰通脈,少加人參酌益胃津助正氣運行,防邪氣客居。此證不是久病脾虛氣弱,是新病邪氣實為主,所以重在下氣祛邪,邪去則正安。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炙厚樸24g、生薑24g、半夏9g、甘草6g、人參3g
用法:上五味,每三劑藥以水2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日三服。
67.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傷寒,或吐,或下後,誤治傷胃,氣虛飲停。水蓄胃中,則心下逆滿。起則頭眩,或轉頭就眩暈,是水氣上逆的表現。脈沉主裏水,吐、下傷陽,則水邪陷於裏,水蓄不運,榮氣鬱滯則脈呈緊象。發汗則動經,衛氣已經虛滯了,再發汗則更傷衛氣,動搖太陽經氣,虛不自持,必身為振振搖。茯苓益氣利水,以消邪氣之源。桂枝解肌發邪,以平水氣上沖。白術助茯苓滲利水邪,甘草實陰氣扶正祛邪。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方藥:茯苓12g、桂枝9g、白朮6g、炙甘草6g。
用法:上四味,每三劑藥以水12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溫三服。
68.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過汗傷正,陰陽俱虛,氣血運行不及,則反惡寒。芍藥甘草滋榮氣,附子甘草益衛氣,榮衛得養,氣血得運惡寒則除。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芍藥9g、炙甘草9g、附子6g。
用法:上三味,每三劑藥以水10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溫三服。
69.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為發汗,或誤下傷及表裏,病入陰而不解。煩躁者,為陰陽兩傷,晝夜煩躁。若陽傷陰不傷,則為61條之“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當不用甘草。此證候用人參,也證心血不足。用茯苓是胃中有蓄水,若胃中無蓄水,當和385條 之“四逆加人參湯”一樣。四逆加人參湯若加茯苓,則與本方完全相同。本證為陰陽氣俱虛,人參滋膩有礙正氣運行,不宜多用。
茯苓四逆湯方:茯苓12g、人參3g、附子6g(生用,去皮)、炙甘草6g、幹薑4.5g
用法:上五味,每三劑藥以水1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140毫升,日二服。
70.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是汗出傷陽,陽氣虧虛,而現虛寒;不惡寒,但熱者,實也,是汗出傷陰,裏有實熱;與調味承氣湯,是示治法。此條同為發汗後,汗出多而致或虛寒、或實熱證的出現,也證明人的體質因素,是致疾病的病發部位和性質的根本因素。
調胃承氣湯方:芒硝9g、炙甘草6g、大黃12g(去皮,清酒洗)。
用法:上三味,以水600ml,煮二物至200ml,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煮令沸,少少溫服之,或溫頓服 之。
71.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發汗後,大汗出,不只是傷表津,也損胃氣,陰陽氣兩傷必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須少少與飲之,少量慢咽,才能濡潤胃腸,利於吸收。若暴飲入胃,大量水液驟灌胃中,胃氣虛弱不足以運化大量水液,水蓄胃腸又加重胃氣耗損,則胃腸中蓄水不得化為津液運行於周身營養人體組織,出現氣虛脈浮,邪鬱厥陰身發微熱,水蓄下焦小便不利,氣不化津則消渴等症狀,此證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豬苓9g、澤瀉15g、白朮9g、茯苓9g、桂枝6g。
用法: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6g,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如法將息,若不汗出,須覆被保溫促汗。五苓散證身發微熱,是表有虛邪鬱滯,胃氣旁達不利,須解肌發汗,分利水濕,促使胃氣通透、水得運化,則病乃愈。
72.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過汗傷正,必表不解,又病裏,出現脈浮數,浮為表虛,數為裏虛,若煩渴者,當小便不利,此為氣虛郁于表、水蓄鬱於裏,表裏俱鬱,五苓散主之。
73.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傷寒,發汗後,汗出而渴,五苓散主之,必有小便不利,此為水蓄膀胱;若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也必有小便不利,若小便利者必心下悸,此為水蓄胃脘。茯苓甘草湯,方中生薑桂枝發散水郁,解肌透邪以助胃氣旁達,茯苓滲利水邪,甘草通利脈絡。
茯苓甘草湯方:茯苓6g、炙甘草3g、生薑9g、桂枝6g。
用法:上四味,每三劑藥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溫三服。
74.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太陽中風,發熱六七日表證不解而煩,渴欲飲水,飲不得法,喝水過多,胃氣郁滯,水蓄胃腸,氣不化津,因致水逆,水入則吐,此為表裏俱鬱。五苓散主之。
75. “未持脈時,病人手叉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發汗後,飲水多必喘; 以水灌之亦喘。”
心悸、耳聾者,此以重發汗,虛其津血之故。發汗後,飲水多,必水蓄胃中,水氣上沖,則心悸、氣喘;以水灌之,腠理被束,氣不得旁達,亦必上逆作喘。
76.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 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此條述兩種情況:其一,發汗過多,過汗傷陽,導致虛寒之變,胃脘虛寒痞塞,水藥不得入口,為逆治。若更發汗,重傷脾胃陽氣,必吐下不止。其二,發汗、吐下後,傷人陰津,導致虛熱之變,虛煩不得眠;這種虛熱,是指沒有像蒸蒸發熱的承氣湯證,續自汗出、身灼熱的白虎湯證那樣濕熱膠結的實證,是表證過後,留有餘熱,熱鬱胸膈,熱多濕少,煩懣不已的證候。若劇者,必反復顛倒,不得安寧,心中懊憹,煩惱不已,梔子豉湯主之,梔子瀉火解鬱,淡豆豉泄滿除煩;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少氣者,為熱傷津氣,氣息不足,甘草滋氣津,清虛火,緩解虛熱迫肺因至的少氣;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嘔者為水氣上逆,生薑溫散水氣止嘔逆。
梔子豉湯方:梔子9g(擘)、香豉12g(綿裹)。
用法:上二味,每二劑藥以水800毫升,先煮梔子,得500毫升,內豉,更煮取300毫升,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梔子9g(擘)、香豉12g(綿裹)、炙甘草9g。
用法:上二味,每二劑藥以水800毫升,先煮梔子、甘草,得500毫升,內豉,更煮取300毫升,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方:梔子9g(擘)、香豉12g(綿裹)、生薑22.5g
用法:上二味,每二劑藥以水800毫升,先煮梔子,得500毫升,內豉,更煮取300毫升,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77.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發汗,若下之後,津傷煩熱較重,胸中有窒塞感,梔子豉湯主清熱開鬱。
78.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表不解複用下法,大下傷津,必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有火灼的感覺,為火鬱甚者,這個是“未欲解”的樣子,梔子豉湯主之。
79.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樸湯主之。”
傷寒下後,臥起不安,是虛熱內陷,胸腹熱鬱所致,虛熱鬱胸則心煩、虛熱鬱腹則腹滿,梔子泄熱開鬱,枳實、厚朴破結氣消脹滿。
梔子厚朴湯方:梔子9g(擘)、炒厚朴18g、枳實12g(水浸,炙令黃)。
用法:上三味,每二劑藥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80.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干薑湯主之。”
傷寒,大下之,傷津損脾,傷津則熱,損脾則寒,梔子干薑湯主之,清上溫中。
梔子干姜湯方:梔子9g(擘)、干薑9g。
用法:上二味,每二劑藥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81.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梔子湯清熱泄陽,病人素有脾寒便溏屬於太陰型虛寒體質之人,不可與之。
82.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湯主之。”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是汗不得法,誤發少陰型體質者之汗。其人仍發熱,為表裏俱鬱。心下悸、頭眩,是水邪蓄胃水氣上沖所為。身瞤動,為邪氣鬱滯,正氣運行受阻,血氣供給筋脈肌肉組織不足所致。振振欲擗地者,為水氣沖逆,病者虛不自持,出現振振動搖欲僕倒地之狀。茯苓白朮益氣利水解裏鬱以救心下悸、頭眩,生薑散水解表鬱以助胃氣透達,附子芍藥溫運血氣已救身瞤動、振振欲擗地。
真武湯方:茯苓9g、芍藥9g、生薑9g、白術6g、附子6g。
用法:上五味,每三劑藥以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140毫升,日三服。
83.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咽喉乾燥者,非系少陽即系少陰,少陽病、少陰病均禁發汗。
84.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淋家,指素有小便不利、淋漓澀灼的病人。小便淋漓澀灼,下部津虧血弱,或實或虛,均不得發汗,發汗必傷津血,導致邪熱下陷,出現尿血的變證。
85.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痓。”
久患瘡瘍的病人,津血必虧,發汗必致痓病,出現動風證。
86.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一作瞬)不得眠。”
久患鼻衄的人,鼻子常常出血,上部血虧在先,若誤發其汗,必致額面脫水,肌肉下陷,脈急緊是血管裏津液虧少,脈不柔和,現急緊之象,眼睛失去津液濡養,出現目直視不能眨眼,雙目圓睜不得眠。
87.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栗而振。”
平素病有經常出血的人,如便血、尿血、衄血、咯血、婦女漏血、或身體其他部位出血者,不可發其汗。因汗血同源,血少津液就少。若誤用麻黃湯發汗,必更傷其津血,陽虛則寒栗,血虛則振顫。
88.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方本闕)”
平素經常出汗的人,無論自汗、盜汗,必損及少陰,心腎血氣俱不足,若重發其汗,心血傷則恍惚心亂,腎氣傷則小便已陰疼。
89. “病人有寒,複發汗,胃中冷,必吐蛔。”
病人裏有寒,複發汗,傷其陽,其下焦更冷,若有蛔蟲,蟲會往上鑽。下寒上熱是一般規律,蟲畏冷要找溫軟的地方,往上跑到胃裏,人嘔惡,必吐蛔。
90. “本發汗,而複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本發汗,是病在表,先發汗,病不解,應繼續解外,而反下之,會引邪入裏,此為治療錯誤。若先發汗,治不為錯。如第45條:“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複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
本先下之,是病在裏,先下之,病不解,應繼續攻裏,而反發汗,是徒傷津液,此為治療錯誤。若先下之,治不為錯。
91.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者,臨床幾乎不可能見到,於理也不符。傷寒是表陽壅滯,應裏氣不虛,若下之,當邪熱入裏,不當致虛寒之變。聯繫上條,當是本發汗,病不解,醫反下之。傷寒先發汗,汗出表虛,裏氣也虛,醫反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虛寒在裏,當先溫裏,扶其正氣,這是法理。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是溫裏以後,大便如常,外邪仍急,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虛寒下利,陰陽俱虛,所以宜用四逆湯溫陽益陰。救表宜桂枝湯,同理,汗下過後,陰陽兩傷,不可用麻黃湯發汗,再傷其津液,宜用桂枝湯扶正解表。
四逆湯方:炙甘草6g、干薑4.5g、附子6g(生用,去皮)。
用法:上三味,每二劑藥以水600ml,煮取240ml,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薑三兩。
92. “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裏,四逆湯方。”
病發熱、頭痛,脈反沉,是麻黃細辛附子湯證。發熱、頭疼,若為陽病,脈應浮數,此證脈沉,當是陰病。脈沉為陽氣不足,服麻黃細辛附子湯,若不瘥,身體疼痛,為表仍有邪,裏部正氣不足,無力祛邪出表,當救其裏。因本已陽氣虛,又發表傷津,陰陽俱不足,宜四逆湯方救之。
93. “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複發汗。以此表裏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裏未和,然後複下之。”
太陽病當發汗,先下為逆治,或兼有裏證,也應先解外。先下而不愈,虛人裏部,已不能再發汗。因複發汗,是先下虛其裏,複發汗虛其表,以此表裏俱虛。表裏俱虛當為陰陽氣俱虛,正氣不及運達腦部,形成腦部缺血,“其人因致冒”,冒是眩冒,頭昏眼花。“冒家”是頭昏眼花不解者。“冒家汗出自愈”,是汗出者津液恢復,表邪已去,陽氣能夠通達於腦,所以汗出眩冒自愈。裏未和,然後再攻裏。本陰陽氣俱虛,汗出雖表部陽氣通達,然裏部陰氣仍弱,陰弱必火旺,陰弱火旺裏部不和,當以承氣湯複下之以求和。
94.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一作尺脈實)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
此是接上條,太陽病未解,是說先下、後汗病未解。
脈陰陽俱停,病機未明,不解。臨床見到一位脈陰陽俱停者,59歲男,瘦削,面色蒼黃,無汗,喘息,神情呆滯,不欲飲食,大小便失禁,四診還能配合,舌淡幾乎無血色、苔薄白,按寸口脈兩手皆無,至少有10分鐘的時間,循不到脈搏。脈複出後,左濡、右細弦無力。家屬述其夜間喜臥涼地。
必先振栗,是因先下、後汗致正氣頓虛,氣血頓虛是汗下丟失大量津液所致,大量津液的頓失,驟然帶走了人體的熱量,必發生振慄洒寒的感覺。振栗伴隨汗出,“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但陽脈微者,是輕取微弱,重取仍緊的脈象。輕取微弱,脈管彈力不足,是陽氣不足,重取有緊象,是陰氣仍有鬱,此系桂枝湯證榮衛不和的脈象,須通透榮衛,則病從“先汗出而解。”
但陰脈微者,是輕取有緊感,重取微弱的脈象。輕取脈緊,脈管有彈力,是陽氣仍鬱滯,重取微弱,是陰氣不足,此系調胃承氣湯證胃氣不和的脈象,須調和胃氣,則病從“下之而解。”
95.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太陽病時病發,出現發熱、汗出的證狀,這是榮氣弱、衛氣虛所致的筋脈肌肉拘緊強急,導致津液不能循常道運行而溢出體表,“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救”是防止、治療的含義,“邪風者”,當指“太陽中風”者。12條之“陽浮而陰弱”與本條之“榮弱衛強”病機是一致的,但12條證狀有“惡寒、鼻鳴干嘔”,是典型性桂枝湯證,所以“桂枝湯主之”,此條沒有惡寒、鼻鳴幹嘔的證狀,是非典型性桂枝湯證,所以 “宜桂枝湯”。
96.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干薑二兩。”
傷寒或中風五六日,出現了半表半裏的證候,往來寒熱,是正氣與邪氣分爭的表現,正氣伸時,正勝邪退,正氣祛邪退回表部,其人則惡寒;邪氣盛時,邪進正退,邪氣離表入裏,其人則惡熱。胸脅苦滿,是邪熱壅聚鬱滯於胸脅部位,滿悶難受,令人作苦,苦是難受的意思。嘿嘿不欲飲食,是邪鬱少陽,肝氣鬱結不得疏,人即悶悶不舒不願言語;氣血壅滯不得疏,肝鬱犯脾,影響脾的運化功能,胃部水氣不運則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是邪熱擾亂心神、干預胃氣的反應。若胸中煩而不嘔者,是邪熱偏客于上焦,未擾胃腸。若渴,是熱傷胃津。若腹中痛者,是邪熱偏客于下焦,損及腹中組織、脈絡之榮氣。若脅下痞硬,是有水氣聚結脅下。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是水蓄於胃中,不得氣化。若不渴,外有微熱,是邪熱偏居於外。若咳者,是虛寒上逆。服柴胡湯已,若邪氣偏客於外者,則邪從汗出,病乃解;若邪氣偏客於裏者,則邪從便出,病乃解。
97.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一云臟腑相違,其病必下,脅膈中痛)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
此條是解釋上條的病機,瀉下損血則血弱,發汗傷氣則氣盡,血弱、氣盡,是津液虧失,腠理津虧液少則鬆懈張開,邪氣因而入裏,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部位,“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已含胸脅苦滿之義。正邪在少陽部位分爭,就有了往來寒熱。有時候也不分爭,不分爭的時候就不發作往來寒熱。嘿嘿不欲飲食,是小柴胡湯證的特有症狀。臟腑相連,其痛必下,少陽病位涵蓋三焦,五臟六腑均相連,陽邪從外入裏,由上焦迫壓於下,其病痛必涉及到下焦。邪高痛下,故使嘔也,邪氣從上焦高處下迫,病痛下趨必致下焦正氣分爭於上,上迫下壅,胃受其累,胃氣被鬱外不得透發,內不得通下,故使嘔也, “故使嘔也”義即“心煩喜嘔”是由上迫下壅所致。此條先述小柴胡湯證的病機,復述小柴胡湯證的病證,見此證,即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已”是“停止”,“沒了”的意思,就是柴胡證沒有了。渴者,屬於陽明,其人若渴的話,屬於陽明胃熱,以法治之。
98.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穀者噦。”
此條在誤用柴胡湯後,是因人而異出現的兩種逆證。一種是“不能食而脅下滿痛”的陽明少陽合證且系在太陰,一種是“本飲水而嘔”的水逆證。
得病六七日,出現“脈遲”為陰氣不足,“浮弱”為無陽即表津虧,表津虧必引裏熱,“惡風寒”為表有虛邪,“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為正氣不足並表有虛邪裏有微熱的證候,宜桂枝湯加人參、石膏小劑和之。醫二三下之,竭其陰液致變為“不能食而脅下滿痛”的陽明、少陽合病 證狀,“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此皆為醫二三下之,耗竭其陰氣以致為“瘀熱在裏”的變故,宜茵陳蒿湯和之。“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是因其津血已虧,瘀熱在裏,與柴胡湯複傷其津虧血少之陰氣,則陰氣更虧,陰虧火灼,必下重。柴胡是血中之氣藥,耗散陰氣用於少陽氣壅實證,《金匱要略》之:“諸黃,腹痛而嘔者,宜柴胡湯。”必無“脈遲浮弱”的氣血俱虧之證。“本渴飲水而嘔者”,乃五苓散證,與柴胡湯,更傷其胃氣,以致食穀者噦。
99.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此條與上條之不同點在於,此條是少陽實熱證,沒有“脈遲浮弱”。
100.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當脈陰陽俱緊,此證陽脈澀,陰脈弦,應是在傷寒治療後出現的一種狀況。浮取脈澀,為陽氣虛滯,沉取脈弦,為陰氣實滯,此為厥陰、少陽合證。脈弦與脈緊均主氣鬱,然脈弦是陰氣不足而致鬱,由虛變實,須以芍藥泄實益虛;脈緊是氣壅致鬱,無虛象,須以柴胡疏散實邪。“陽脈澀,陰脈弦”首先是榮衛不和,陽氣運行無力,陰氣虛滯脈絡,引發脈絡、組織拘急攣縮,所以“法當腹中急痛”。此痛部位雖在腹中,然不關乎消化道,只痛不瀉,實質還是厥陰問題,所以不應視為太陰腹痛,腹痛有少陽、陽明腹痛,有少陰、太陰腹痛,各具特點。陽脈澀陰脈弦為厥陰腹痛,宜先與小建中湯溫和中焦以利榮衛;不瘥者,再與小柴胡湯泄肝實脾。與小柴胡湯,應注意去黃芩加芍藥,否則腹痛如故。若先與小柴胡湯,柴胡徹其陽氣,榮衛愈加失和,病必不除。
小建中湯方:桂枝9g、芍藥18g、炙甘草6g、大棗4枚(擘)、生薑9g、膠飴18g。
用法:上六味,每三劑藥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內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2010年2月1日 星期一

痛經的治療

痛經,是指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並有全身不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能發現盆腔器官有明顯異常者,稱原發性痛經,也稱功能性痛經。繼發性痛經則指生殖器官有明顯病變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腫瘤等。
痛經的四個症型
  中醫稱本病為“經行腹痛”。有虛實之分,臨床可分氣滯血瘀、寒濕凝脂、氣血虛弱、濕熱下注四個證型。
  (1)氣滯血瘀型,症見每於經前一二天或月經期小腹脹痛,拒按,或伴胸脅乳房脹,或經量少,或經行不暢,經色紫黯有塊,血塊排出後痛減,經淨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點,脈弦或弦滑。治宜理氣化瘀止痛。
  (2)寒濕凝滯型,症見經前數日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按之痛甚,經量少,經色黯黑有塊,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膩,脈沉緊。治宜溫經散寒除濕,化瘀止痛。
  (3)氣血虛弱型,症見經後一二天或經期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及陰部空墜,喜揉按,月經量少,色淡質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華,或納少便溏,舌淡,脈細弱。治宜益氣補血止痛。
  (4)濕熱下注型,症見經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熱感,或伴腰骶疼痛;平時小腹時痛,經來疼痛加劇。低熱起伏,經色黯紅,質稠有塊,帶下黃稠,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而膩,脈弦數或濡數。治宜清熱除濕,化瘀止痛。
臨床上以氣滯血瘀寒濕凝滯夾雜為多
治療以溫經散寒,行氣活血,化瘀為主。分兩期治療
1.月經過後1周開始以扶正溫經散寒為主溫經散加減
2 月經前一周開始以行氣活血,化瘀為主方藥
生 蒲黃24克、醋炒五靈脂15克,生山楂15克、青皮6克、三棱30克 莪術30克 小茴香10克炮薑10克。血竭粉3克沖服,水煎服。另三七粉裝0號膠囊8粒日兩次。

兩個月經週期為一個療程。
俗話說三份治療七分調養調護也很重要
痛經的護理方法
  1、注意並講究經期衛生,經前期及經期少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
  2、平時要加強體育鍛煉,尤其是體質虛弱者。還應注意改善營養狀態,並要積極治療慢性疾病。
  3、消除對月經的緊張、恐懼心理,解除思想顧慮,心情要愉快。可以適當參加勞動和運動,但要注意休息。
  4、疼痛發作時可對症處理,都可緩解疼痛。

痛經妙方——脫膜散

 藥物組成 丹參10g 赤芍10g 吳茱萸3g 肉桂5g 烏藥10g 香附10g 五靈脂10g 山楂10g 延胡索10g 木香10g 三棱10g 莪術10g

  製劑用法 水煎日1劑,分2次服。

  適應病證 蛻膜樣痛經,證屬寒凝胞宮、瘀阻不通,不通則痛。病案舉隅 李某,女,20歲,未婚。自15歲月經初潮起,每次行經小腹部呈持續性劇痛,甚則肢冷汗出,泛惡嘔吐,小腹腰背涼感,喜按喜暖,經期准,經量多,色紫有血塊或如爛肉樣片狀物排出(曾作病理切片診斷為大片內膜組織),血塊排出後痛減,血量亦漸減少,舌紅有紫氣,脈細弦。現月經將臨,治當溫經通絡,活血化瘀。脫膜散加味主之,服上藥7劑後月經來潮,量較前減少,腹痛明顯好轉未嘔吐。以後每於經前服上方,連續3個月經週期,痛經告愈。


  評按 醫學認為“血得熱則行,得寒則凝,寒凝則血瘀,瘀滯不通則痛”。而今用脫膜散加味,溫通化瘀法治之,溫其所寒,寒散則血得以行,化瘀則塊散,散則通,通則不痛也。

月經是怎麼回事呢?

月經,又稱作月經週期,是生理上的迴圈週期,發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類與其他人科動物之間。其他的哺乳類動物則是經歷動情週期。
  育齡婦女和靈長類雌性動物,每隔一個月左右,子宮內膜發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體生長分泌以及子宮內膜崩潰脫落並伴隨出血的週期性變化。這種週期性陰道排血或子宮出血現象,稱月經。月經週期是由下丘腦、垂體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來調節的,在月經週期中出現下列的變化過程:①女性達到青春期後,在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控制下,垂體前葉分泌雌激素(FSH)和少量黃體生成素(LH)促使卵巢內卵泡發育成熟,並開始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宮骨膜發生增生性變化;②卵泡漸趨成熟,雌激素的分泌也逐漸增加,當達到一定濃度時,又通過對下丘腦垂體的正回饋作用,促進垂體前葉增加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且以增加LH分泌更為明顯,形成黃體生成素釋放高峰,它引起成熟的卵泡排卵;③在黃體生成素的作用下,排卵後的卵泡形成黃體,並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期子宮內膜,主要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加速生長且機能分化,轉變為分泌期內膜;④由於黃體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血中這兩種激素濃度增加,通過負反饋作用抑制下丘腦和垂體,使垂體分泌的卵泡刺激和黃體生成素減少,黃體隨之萎縮因而孕激素和雌激素也迅速減少,子宮內膜驟然失去這兩種性激素的支持,便崩潰出血,內膜脫落而月經來潮。
  月經又稱為月事、月水、月信、例假、見紅等,因多數人是每月出現1次而稱為月經,它是指有規律的、週期性的子宮出血。嚴格說來,伴隨著這種出血,卵巢內應有卵泡成熟、排卵和黃體形成,子宮內膜有從增生到分泌的變化。但是在臨床上常有不經過排卵而有子宮出血的現象,叫做無排卵性月經。
  現代女性月經初潮平均在12.5歲。絕經年齡通常在45-55歲之間。
  天葵指月經,見於《古今醫統》。
女性為什麼會有月經
  首先必須瞭解女性的生殖器官結構及其生理功能,才能說明這一問題。
女性的內生殖器官由卵巢、子宮、輸卵管構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產生卵子和合成卵巢激素,子宮和輸卵管則是生育器官,卵巢中含有幾十萬個卵泡,每個卵泡中含有1個卵子。青春期之前卵泡基本上沒有功能。到了青春期,在腦垂體前葉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不成熟的卵泡逐漸發育,同時合成雌激素。當卵泡發育成熟並排卵之後,卵鐋壁塌陷,細胞變大、變黃,稱為黃體,它不僅合成雌激素同時還產生孕激素。隨著卵巢的變化,子宮內膜受其影響也發生相應的週期性變化。雌激素使子宮內膜增厚,內膜細胞增多、增大,知管變得愈加迂曲,呈螺旋狀,稱為增殖期子宮內膜。排卵後,由於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子宮內膜發生水腫,腺體產生大量粘液及糖原,內膜厚度由1毫米增到6毫米,稱為分泌期子宮內膜。如果此時排出的卵子受精了,則受精卵經輸卵管運送到子宮內發育,稱為妊娠,妊娠組織合成一種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它支持卵巢黃體繼續發育;如果卵子沒有受精,在排卵後14天左右,黃體萎縮,停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時子宮內膜中的血管收縮,內膜壞死而脫落,引起出血,形成月經。因此,月經週期的長短,取決於卵巢週期的長短,一般為28-30天,但因人而異,也有23-45天,甚至3個月或半年為1個週期。只要有規律,一般都屬於正常月經。出血的時間一般為2-7天,每一次月經出血總量不超過100毫升。
上古天真論曰: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 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月事  
  即月經。女子七歲,腎氣盛,歲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素問•上古天真論》王冰 注:“所以謂之月事者,平和之氣,常以三旬而一見也。”當景帝之召程姬也,程姬有所避,而飾唐姬以進。有所避者,顏師古謂月事也。 宋 王楙《野客叢書•漢再受命之兆》《姚氏識名》雲:天子諸侯妃有月事者,以丹注面,令女史見之,不口奏。 清 袁枚《隨園隨筆•諸史》自然,女子也有她的生理上的天然限制,除開少女期便不免有月事的糾纏。 郭沫若《斷斷集•旋乾轉坤論》參見“月經”
  月事是一連串複雜生理反應的結果,而且正常的月事也必須要身體從腦部中樞到身體周邊協調良好,並且沒有異常因素干擾下才能達成,所以身體出了狀況,往往會反映在月經上。瞭解月事,對維持女性的健康,甚至美麗與青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我們要認真對待月事期間的任何細節,也是在臨床治療婦科病的重要環節。
月經是怎麼回事呢?
《黃帝內經》說:“女性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時下……七七四十九天癸竭。”這個天癸,是源於先天,靠後天以滋養,存於腎中的促進人生長發育以及生殖的一種物質,有人直接認為月經,很多大醫只是將月經看作天癸的一種表現。
月經,又稱作月經週期(MenstrualCycle),醫學上常用MC作為簡稱,是女性生理上的迴圈週期,具體說的是雌激素濃度下降,導致子宮內膜脫落並伴有流血的這個過程。
那月經到底是怎麼來的。我覺得美國福羅裏達州的倪海廈醫師是講得最好的,很形象,他明確地說:月經就是奶水。他把月經和乳房連在一起來講,他的分析首先認為:氣血氣血,一陰一陽,陽氣帶著陰走,但女性天生氣不足,而血足,所以,當任脈通了,沖脈順著任脈兩邊再往上沖一段兒距離,走不動了,就散於胸中,這就發育成了乳房(男人氣足,帶著精子殘渣,順著任脈向上走到下巴處,成為鬍鬚),所以,女性的乳房就是一個血庫,是用來裝血的,而一旦需要,這些血就會變現為奶水作哺乳之用。再有,它不是血庫麼?女性每月要失掉一部分的血,也就是從這裏補充的。
為什麼說奶水真的就是月經呢?倪海廈醫師給出了兩個直接證據,其一是做了母親的人,在喂母乳期間就沒有月經了(當然有少數哺乳婦女同時有月經的例外,這是因為有時小寶貝因為注射疫苗而不健康,胃口不好,還有媽媽的身體強健,又胃口很好,吃了許多會增加奶水的食物所造成的),就是因為嬰兒吸走了奶水,所以月經沒了。但在這個過程中,卵子卻是每個月都準時還在排,所以就會造成餵奶期間婦女沒有月經卻仍然會懷孕。第二個證據是,婦女結紮以後,仍然會有月經發生。因為要按照西醫的說法,月經是卵子沒有受精而排出體外的血,結紮後已經沒有卵子進入子宮了,為什麼卻仍然有月經呢?這就講不通了。
這兩個證據都同時證明了月經跟奶水是同源的,而月經跟卵子是兩碼子事。一碼歸一碼,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接著往下來分析,來追根究底地把月經和奶水的關係鬧清楚。
奶水來自脾臟
既然月經來自於奶水,那麼奶水又來自何處?
我們都知道,奶水不足大都可以通過食物來補充,也就是說,它是由脾胃化生而來的。在傳統的中醫理論裏,奶水正是來自於脾臟,脾屬土,又主中州,主運化,當它從小腸吸取到食物精華後,得五色精華,也就是土生金,金生水,水就是白色的乳汁了。它運送的步驟則是這樣的,由脾將金之白色營養運送至肺,再由肺臟進入乳房。奶水就這樣產生了。
因為月經就是奶水,所以還要多說幾句乳房,中醫經絡學認為,乳房為眾經所屬,如,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沖任二脈,奇經裏的陰維陰蹻,加上乳頭下方的足厥陰肝經,總共十一條經絡彙聚于此,倪海廈比喻說這就像十一條馬路交會在一起,只有一個紅綠燈(心臟)在控制,所以乳房自然容易發生病變。
月經就是奶水
一般而言,脾胃受盛水穀精微化生氣血,濡養乳房,肝通過經絡對乳房藏血和疏泄。既有如此之多的經脈所過,必須要保持通暢,如果經絡閉阻,氣機不暢,沖任不得灌養乳絡,乳房就會發育扁平、萎軟,容易下垂,還會滋生乳腺腺體組織增生等不良變化。如果沖任之脈盛、脾胃功能也好,則乳房飽滿,乳汁又多又濃。
心力不足,奶水就會在乳房裏壞死
月經就是奶水,這個源頭找到了,就是說把乳房的問題解決好了,月經問題就調整好了。所以,調月經就是調奶水,這也是中醫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的思維方式。同樣的道理,把月經調理好了,乳房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既然乳房如同十一條大馬路彙聚,只有心臟這一個紅綠燈來調配,而要是哪條經絡不通了,也就是那條路就被堵塞了,心臟已經夠忙了,再去額外處理“交通事故”,調整起來就更難了。
我們試圖來瞭解一下心臟的工作。心臟為君主之官,跟象棋裏的將帥似的,它有各種保護,先天地不用親自去上陣殺敵,而真到了需要它出馬,就表示它周圍的防衛都拼光了。所以,一般而言,心臟的設計功能就是,它是不受病的,它要病,就讓心臟外的心包去代替。這就是一種最完美的設計,因為假如都像別的器官一樣,也來一個心臟癌(你大概沒有聽說過這個名詞吧),那人真的就太脆弱了。
心臟在人體內的位置為中央,前後有胸骨和脊柱骨保護,兩側有肺和肋骨,下面是橫膈,把它和腹腔隔離開來。心臟的內部結構猶如一座兩層樓房,兩上兩下共四室,上面稱作心房,下面稱作心室,中間各有一隔板,在右側的稱作右心房、右心室;在左側的則稱左心房、左心室;連接心臟的出口有兩根大血管,其中連接右心室的叫作肺動脈,連接左心室的叫主動脈。在每個心房和心室的出口處均有一個單向“閥門”,有節奏地開閉,控制著血流朝著一個方向流動。平常,心臟是個強壯的、不知疲倦的、努力工作的肌肉泵。而當它受到損傷呢?首先就會出現心力不足,心力不足,心臟就只有先去管那些重要的部門,比如大腦啦什麼的,而照顧不到的乳房,就會因為乳水無法完全地下達子宮,只有一直殘留在乳房裏,而其中有一部分本該在生理期就排出去的,但現在都留在了乳房裏,這個月留一點,下個月又留一點,結果會是什麼呢?就雜病叢生。

豐乳寶

組成:紫河車80克,人參60克,黃芪80克,川芎60克,附子、肉桂、南星、半夏、穿山甲、乳香、沒藥、白芷、木香各30克,鮮仙人掌40克,僵蠶30克,冰片5克,蘇合香油30克。

制法:諸藥提取,鮮仙人掌擠汁摻入,將蘇合香油、冰片加入攪合,在加入二甲基亞碸溶液。

用法:外塗乳房部位,輔以按摩5-10分鐘,效果更好!每日早晚二次,按摩方法見“穴位豐胸療法”

功效:1、用於乳房弱小的;2、用於乳腺增生,乳房結節。

黃帝內經素問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
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
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馳長,軟短為拘,馳長為痿。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能聽,潰潰乎若壞都,汩汩乎不可止。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見濕,乃坐痤痱。高梁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勞汗當風,寒薄為皴,鬱乃痤。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陷脈為瘺,留連肉腠,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臃腫;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
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
故病久則傳化,上下不並,良醫弗為。故陽畜積病死,而陽氣當隔,隔者當寫,不亟正治,粗乃敗之。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
岐伯曰: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血氣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癖為痔;因而大飲,則氣逆;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於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四時之氣,更傷五藏。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馳,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 白 話 文 -----------------

黃帝說:自古以來,都以通於天氣為生命的根本,而這個根本不外天之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大如九州之域,小如人的九竅、五臟、十二節氣,都與天氣相通。天氣衍生五行,陰陽之氣又依盛衰消長而各分為三。(其生五,其氣三。解釋為:人生存下來需要依靠脾胃的供養,而陽氣需要每年開春肝臟的宣發)如果經常違背陰陽五行的變化規律,那麽邪氣就會傷害人體。因此,適應這個規律是壽命得以延續的根本。
蒼天之氣清淨,人的精神就相應地調暢平和,順應天氣的變化,就會陽氣固密,雖有賊風邪氣,也不能加害於人,這是適應時序陰陽變化的結果。所以聖人能夠專心致志,順應天氣,而通達陰陽變化之理。如果違逆了適應天氣的原則,就會內使九竅不通,外使肌肉壅塞,衛氣渙散不固,這是由於人們不能適應自然變化所致,稱為自傷,陽氣會因此而受到削弱。
人身的陽氣,如象天上的太陽一樣重要,假若陽氣失卻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發揮其重要作用,人就會減損壽命或夭折,生命機能亦暗弱不足。所以天體的正常運行,是因太陽的光明普照而顯現出來,而人的陽氣也應在上在外,並起到保護身體,抵禦外邪的作用。
由於寒,陽氣應如門軸在門臼中運轉一樣活動於體內。若起居猝急,擾動陽氣,則易使神氣外越。因於暑,則汗多煩躁,喝喝而喘,安靜時多言多語。若身體發高熱,則象碳火燒灼一樣,一經出汗,熱邪就能散去。因於濕,頭部像有物蒙裹一樣沉重。若濕熱相兼而不得排除,則傷害大小諸筋,而出現短縮或弛縱,短縮的造成拘攣,弛縱的造成痿弱。由於風,可致浮腫。以上四種邪氣維繫纏綿不離,相互更代傷人,就會使陽氣傾竭。
在人體煩勞過度時,陽氣就會亢盛而外張,使陰精逐漸耗竭。如此多次重複,陽愈盛而陰愈虧,到夏季暑熱之時,便易使人發生煎厥病,發作的時候眼睛昏蒙看不見東西,耳朵閉塞聽不到聲音,混亂之時就象都城崩毀,急流奔瀉一樣不可收拾。
人的陽氣,在大怒時就會上逆,血隨氣生而淤積於上,與身體其他部位阻隔不通,使人發生薄厥。若傷及諸筋,使筋弛縱不收,而不能隨意運動。經常半身出汗,可以演變為半身不遂。出汗的時候,遇到濕邪阻遏就容易發生小的瘡瘡和痱子。經常吃肥肉精米厚味,足以導致發生疔瘡,患病很容易,就象以空的容器接收東西一樣。在勞動汗出時遇到風寒之邪,迫聚于皮腠形成粉刺,鬱積化熱而成瘡癤。人的陽氣,既能養神而使精神慧爽,又能養筋而使諸筋柔韌。汗孔的開閉調節失常,寒氣就會隨之侵入,損傷陽氣,以致筋失所養,造成身體俯曲不伸。寒氣深陷脈中,留連肉腠之間,氣血不通而鬱積,久而成為瘡瘺。從腧穴侵入的寒氣內傳而迫及五臟,損傷神志,就會出現恐懼和驚駭的症象。由於寒氣的稽留,營氣不能順利地運行,阻逆於肌肉之間,就會發生癰腫。汗出未止的時候,形體與陽氣都受到一定的消弱,若風寒內侵,俞穴閉阻,就會發生風瘧。
風是引起各種疾病的其始原因,而只要人體保持精神的安定和勞逸適度等養生的原則,那麽,肌肉腠理就會密閉而有抗拒外邪的能力,雖有大風苛毒的侵染,也不能傷害,這正是循著時序的變化規律保養生氣的結果。
病久不愈,邪留體內,則會內傳並進一步演變,到了上下不通、陰陽阻隔的時候,雖有良醫,也無能為力了。所以陽氣蓄積,郁阻不通時,也會致死。對於這種陽氣蓄積,阻隔不通者,應採用通瀉的方法治療,如不迅速正確施治,而被粗疏的醫生所誤,就會導致死亡。人身的陽氣,白天主司體表:清晨的時候,陽氣開始活躍,並趨向於外,中午時,陽氣達到最旺盛的階段,太陽偏西時,體表的陽氣逐漸虛少,汗孔也開始閉合。所以到了晚上,陽氣收斂拒守於內,這時不要擾動筋骨,也不要接近霧露。如果違反了一天之內這三個時間的陽氣活動規律,形體被邪氣侵擾則困乏而衰薄。
岐伯說:陰是藏精於內不斷地扶持陽氣的;陽是衛護於外使體表固密的。如果陰不勝陽,陽氣亢盛,就使血脈流動迫促,若再受熱邪,陽氣更盛就會發為狂症。如果陽不勝陰,陰氣亢盛,就會使五臟之氣不調,以致九竅不通。所以聖人使陰陽平衡,無所偏勝,從而達到筋脈調和,骨髓堅固,血氣暢順。這樣,則會內外調和,邪氣不能侵害,耳目聰明,氣機正常運行。
風邪侵犯人體,傷及陽氣,並逐步侵入內臟,陰精也就日漸消亡,這是由於邪氣傷肝所致。若飲食過飽,阻礙升降之機,會發生筋脈弛縱、腸澼及痔瘡等病症。若飲酒過量,會造成氣機上逆。若過度用力,會損傷腎氣,腰部脊骨也會受到損傷。
大凡陰陽的關鍵,以陽氣的緻密最為重要。陽氣緻密,陰氣就能固守於內。陰陽二者不協調,就象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沒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沒有夏天一樣。因此,陰陽的協調配合,相互為用,是維持正常生理狀態的最高標準。所以陽氣亢盛,不能固密,陰氣就會竭絕。陰氣和平,陽氣固密,人的精神才會正常。如果陰陽分離決絕,人的精氣就會隨之而竭絕。
由於霧露風寒之邪的侵犯,就會發生寒熱。春天傷於風邪,留而不去,會發生急驟的泄瀉。夏天傷於暑邪,到秋天會發生瘧疾病。秋天傷於濕邪,邪氣上逆,會發生咳嗽,並且可能發展為痿厥病。冬天傷於寒氣,到來年的春天,就要發生溫病。四時的邪氣,交替傷害人的五臟。
陰精的產生,來源於飲食五味。儲藏陰精的五臟,也會因五味而受傷,過食酸味,會使肝氣淫溢而亢盛,從而導致脾氣的衰竭;過食鹹味,會使骨骼損傷,肌肉短縮,心氣抑鬱;過食甜味,會使心氣滿悶,氣逆作喘,顏面發黑,腎氣失于平衡;過食苦味,會使脾氣過燥而不濡潤,從而使胃氣壅滯;過食辛味,會使筋脈敗壞,發生弛縱,精神受損。因此謹慎地調和五味,會使骨骼強健,筋脈柔和,氣血通暢,腠理緻密,這樣,骨氣就精強有力。所以重視養生之道,並且依照正確的方法加以實行,就會長期保有天賦的生命力。

黃帝內經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槁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唯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而鑄錐,不亦晚乎。

-------------------- 白 話 文 --------------------

春季的三個月,謂之發陳,是推陳出新,生命萌發的時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氣,萬物顯得欣欣向榮。此時,人們應該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開頭髮,解開衣帶,使形體舒緩,放寬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懷開暢,保持萬物的生機。不要濫行殺伐,多施與,少斂奪,多獎勵,少懲罰,這是適應春季的時令,保養生髮之氣的方法。如果違逆了春生之氣,便會損傷肝臟,使提供給夏長之氣的條件不足,到夏季就會發生寒性病變。
夏季的三個月,謂之蕃秀,是自然界萬物繁茂秀美的時令。此時,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之氣相交,植物開花結實,長勢旺盛,人們應該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厭惡長日,情志應保持愉快,切勿發怒,要使精神之英華適應夏氣以成其秀美,使氣機宣暢,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對外界事物有濃厚的興趣。這是適應夏季的氣候,保護長養之氣的方法。如果違背了夏長之氣,就會損傷心臟,使提供給秋收之起的條件不足,到秋天容易發生瘧疾,冬天再次發生疾病。
秋季的三個月,謂之容平,自然界景象因萬物成熟而平定收斂。此時,天高風急,地氣清肅,人應早睡早起,和雞的活動時間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寧,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徵,不使神思外馳,以保持肺氣的清肅功能,這就是適應秋令的特點而保養人體收斂之氣的方法。若為違逆了秋收之氣,就會傷及肺臟,使提供給冬藏之氣的條件不足,冬天就要發生飧泄病。
冬天的三個月,謂之閉藏,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當此時節,水寒成冰,大地龜裂,人應該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時起床才好,不要輕易地擾動陽氣,妄事操勞,要使神志深藏於內,安靜自若,好象有個人的隱秘,嚴守而不外泄,又象得到的渴望得到的東西,把他密藏起來一樣;要躲避寒冷,求取溫暖,不要使皮膚開泄而令陽氣不斷地損失,這是適應冬季的氣候而保養人體閉藏機能的方法。違逆了冬令的閉藏之氣,就要損傷腎臟,使提供給春生之氣的條件不足,春天就會發生痿厥之疾。
天氣,是清淨光明的,蘊藏其德,運行不止,由於天不暴露自己的的光明德澤,所以永遠保持他內蘊的力量而不會下泄。如果天氣陰霾晦暗,就會出現日月昏暗,陰霾邪氣侵害山川,陽氣閉塞不通,大地昏蒙不明,雲霧彌漫,日色無光,相應的雨露不能下降。天地之氣不交,萬物的生命就不能綿延。生命不能綿延,自然界高大的樹木也會死亡。惡劣的氣候發作,風雨無時,雨露當降而不降,草木不得滋潤,生機郁塞,茂盛的禾苗也會枯槁不榮。賊風頻頻而至,暴雨不時而作,天地四時的變化失去了秩序,違背了正常的規律,致使萬物的生命未及一半就夭折了。只有聖人能適應自然變化,注重養生之道,所以身無大病,因不背離自然萬物得發 展規律,而生機不會竭絕。
違逆了春生之氣,少陽就不會生發,以致肝氣內鬱而發生病變。違逆了夏長之氣,太陽就不能盛長,以致心氣內虛。違逆了秋收之氣,太陰就不能收斂,以致肺熱葉焦而脹滿。違逆了冬藏之氣,少陰就不能潛藏,以致腎氣不蓄,出現注瀉等疾病。
四時陰陽的變化,是萬物生命的根本,所以聖人在春夏季節保養陽氣以適應生長的需要,在秋冬季節保養陰氣以適應收藏的需要,順從了生命發展的根本規律,就能與萬物一樣,在生、長、收、藏的生命過程中運動發展。如果違逆了這個規律,就會牋伐生命力,破壞真元之氣。因此,陰陽四時是萬物的終結,是盛衰存亡的根本,違逆了它,就會產生災害,順從了它,就不會發生重病,這樣變可謂懂得了養生之道。對於養生之道,聖人能夠加以實行,愚人則時常有所違背。
順從陰陽的消長,就能生存,違逆了就會死亡。順從了它,就會正常,違逆了它,就會乖亂。相反,如背道而行,就會使機體與自然環境相格拒。所以聖人不等病已經發生再去治療,而是治療在疾病發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亂事已經發生再去治療,而是治療在它發生之前。如果疾病已發生,然後再去治療,亂子已經形成,然後再去治理,那就如同臨渴而掘井,戰亂發生了再去製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嗎?

黃帝內經素問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問于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也。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 白 話 ==============

從前的黃帝,生來十分聰明,很小的時候就善於言談,幼年時對周圍事物領會得很快,長大之後,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時,登上了天子之位。他向歧伯問到:我聽說上古時候的人,年齡都能超過百歲,動作不顯衰老;現在的人,年齡剛至半百,而動作就都衰弱無力了,這是由於時代不同所造成的呢,還是因為今天的人們不會養生所造成的呢?歧伯回答說:上古時代的人,那些懂得養生之道的,能夠取法于天地陰陽自然變化之理而加以適應,調和養生的辦法,使之達到正確的標準。飲食有所節制,作息有一定規律,既不妄事操勞,又避免過度的房事,所以能夠形神俱旺,協調統一,活到天賦的自然年齡,超過百歲才離開人世;現在的人就不是這樣了,把酒當水漿,濫飲無度,使反常的生活成為習慣,醉酒行房,因恣情縱欲,而使陰精竭絕,因滿足嗜好而使真氣耗散,不知謹慎地保持精氣的充滿,不善於統馭精神,而專求心志的一時之快,違逆人生樂趣,起居作息,毫無規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古代深懂養生之道的人在教導普通人的時候,總要講到對虛邪賊風等致病因素,應及時避開,心情要清淨安閒,排除雜念妄想,以使真氣順暢,精神守持於內,這樣,疾病就無從發生。因此,人們就可以心志安閒,少有欲望,情緒安定而沒有焦慮,形體勞作而不使疲倦,真氣因而調順,各人都能隨其所欲而滿足自己的願望。人們無論吃什麽食物都覺得甘美,隨便穿什麽衣服也都感到滿意,大家喜愛自己的風俗習尚,愉快地生活,社會地位無論高低,都不相傾慕,所以這些人稱得上樸實無華。因而任何不正當的都嗜欲都不會引起他們注目,任何淫亂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亂他們的心志。無論愚笨的,聰明的,能力大的還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變化而動心焦慮,所以符合養生之道。他們之所以能夠年齡超過百歲而動作不顯得衰老,正是由於領會和掌握了修身養性的方法而身體不被內外邪氣干擾危害所致。
黃帝說:人年紀老的時候,不能生育子女,是由於精力衰竭了呢,還是受自然規律的限定呢?岐伯說:女子到了七歲,腎氣盛旺了起來,乳齒更換,頭髮開始茂盛。十四歲時,天癸產生,任脈通暢,太沖脈旺盛,月經按時來潮,具備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二十一歲時,腎氣充滿,真牙生出,牙齒就長全了。二十八歲時,筋骨強健有力,頭髮的生長達到最茂盛的階段,此時身體最為強壯。三十五歲時,陽明經脈氣血漸衰弱,面部開始憔悴,頭髮也開始脫落。四十二歲時,三陽經脈氣血衰弱,面部憔悴無華,頭髮開始變白。四十九歲時,任脈氣血虛弱,太沖脈的氣血也衰少了,天葵枯竭,月經斷絕,所以形體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男子到了八歲,腎氣充實起來,頭髮開始茂盛,乳齒也更換了,十六歲時,腎氣旺盛,天癸產生,精氣滿溢而能外瀉,兩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二十四歲時,腎氣充滿,筋骨強健有力,真牙生長,牙齒長全。三十二歲時,筋骨豐隆盛實,肌肉亦豐滿健壯。四十歲時,腎氣衰退,頭髮開始脫落,牙齒開始枯槁。四十八歲時,上部陽氣逐漸衰竭,面部憔悴無華,頭髮和兩鬢花白。五十六歲時,肝氣衰弱,筋的活動不能靈活自如。六十四歲時,天癸枯竭,精氣少,腎臟衰,牙齒頭髮脫落,形體衰疲。腎主水,接受其他各臟腑的精氣而加以貯藏,所以五臟功能旺盛,腎臟才能外瀉精氣。現在年老,五臟功能都已衰退,筋骨懈惰無力,天癸以竭。所以髮鬢都變白,身體沉重,步伐不穩,也不能生育子女了。黃帝說:有的人年紀已老,仍能生育,是什麽道理呢?岐伯說:這是他天賦的精力超過常人,氣血經脈保持暢通,腎氣有餘的緣故。這種人雖有生育能力,但男子一般不超過六十四歲,女子一般不超過四十九歲,精氣變枯竭了。黃帝說:掌握養生之道的人,年齡都可以達到一百歲左右,還能生育嗎?岐伯說:掌握養生之道的人,能防止衰老而保全形體,雖然年高,也能生育子女。
我聽說上古時代有稱為真人的人,掌握了天地陰陽變化的規律,能夠調節呼吸,吸收精純的清氣,超然獨處,令精神守持於內,鍛煉身體,使筋骨肌肉與整個身體達到高度的協調,所以他的壽命同於天地而沒有終了的時候,這是他修道養生的結果。中古的時候,有稱為至人的人,具有淳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養生之道,和調於陰陽四時的變化,離開世俗社會生活的干擾,積蓄精氣,集中精神,使其遠馳於廣闊的天地自然之中,讓視覺和聽覺的注意力守持于八方之外,這是他延長壽命和強健身體的方法,這種人也可以歸屬真人的行列。其次有稱為聖人的人,能夠安處於天地自然的正常環境之中,順從八風的活動規律,使自己的嗜欲同世俗社會相應,沒有惱怒怨恨之情,行為不離開世俗的一般準則,穿著裝飾普通紋彩的衣服,舉動也沒有炫耀於世俗的地方,在外,他不使形體因為事物而勞累,在內,沒有任何思想負擔,以安靜、愉快為目的,以悠然自得為滿足,所以他的形體不易衰憊,精神不易耗散,壽命也可達到百歲左右。其次有稱為賢人的人,能夠依據天地的變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以順從陰陽的消長和適應四時的變遷,追隨上古真人,使生活符合養生之道,這樣的人也能增益壽命,但有終結的時候。

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養生茶

甘麥紅棗茶
( 1)材料:紅棗10顆、甘草6克、浮小麥3克
( 2)作法: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600cc清水煎煮至剩餘一半的水量,濾渣飲用。
( 3)注意事項:此茶可早晚服用,具有安眠效果。
( 4)功效 :
1.紅棗:有益氣安神作用。
2.浮小麥:可治神經衰弱,對於精神不振,呵欠頻發有改善作用。
( 5)適用對象 :老人、男人、女人。

竹葉清心茶
( 1)材料:淡竹葉13克、烏龍茶6克、甘草3克
( 2)做法:將所有材料(除烏龍茶外)用500cc熱水沖泡,待20分鐘後,再加入烏龍茶燜3分鐘即可去渣飲用。
( 3)注意事項:每日2劑,用水沖泡2-3次。
( 4)功效
1.淡竹葉:能清心利尿,有散風、清熱、除煩解癒之效。
2.烏龍茶:能活血、助孕清肝火,有散風、清熱、除煩解癒之效。
( 5)適用對象 :老人、男人、女人、青少年。

花草減壓茶
( 1)材料:玫瑰花、洋甘菊、馬鞭草各 6克。
( 2)做法:將所有材料放入茶包內,加入 600cc熱水沖泡5分鐘後,即可飲用。
( 3)注意事項:最好趁熱飲用。
( 4)功效
洋甘菊:有消除緊張、舒緩頭痛、偏頭痛,以及因為感冒而引起的肌肉疼痛,並有改善過敏皮膚。此飲能有效舒緩因為壓力而造成的偏頭痛、並幫助淨化體內毒素。
( 5)適用對象:兒童、青少年、老人、男人、女人。
蔘菊茶
組成:人蔘 1/3、菊花1/3、麥門冬1/3。(各10克)
功效:補元氣,清虛火、明目、止渴、強心、保氣管、潤肺、抗疲勞。
使用:打成粗末,取一包用 500cc~1000cc滾水沖沏飲用。

補氣茶
組成:粉光蔘 1/2、人蔘1/2。 (各10克)
功效:補元氣,健胃,治療氣血不足、手腳冰冷、消除疲勞、提神、增強記憶力、抗老化。
使用:
茶飲:打成粗末,取一包用 500cc~1000cc滾水沖沏飲用。
藥膳:取 2 ~ 3包放入半雞或瘦肉、排骨適量加水熬燉四十分鐘。

潤膚美白茶
組成:西洋參 10克、枸杞15克、玉竹10克、茯苓6克。
功效:滋陰、補血、調經、美白、潤澤肌膚。
使用:打成粗末,取一包用 500cc~1000cc滾水沖沏飲用。


組成介紹:
◎人參
人 參味甘微苦,性溫,入脾、肺經,有大補元氣的作用,是一種良好的強壯劑,為補虛扶正,抗老防衰要藥。中國古代醫家或稱「人參補益之功,獨冠群草」,或謂 「人參為萬病靈藥」,有「起死回生」之力,日本人認為人參屬於一種「千草之靈,百藥之長」。大凡年老體衰,五臟虛弱,久病贏瘦,勞傷虧損,食慾不振,慢性 腹瀉,心慌氣短,失眠健忘,貧血頭昏,神經衰弱,以及性機能減退等一切氣血不足之人,服之皆有裨益。
功效:
對 神經系統有顯著興奮作用,進而提高機體工作效力;改善機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病能力;使心臟收縮力加強,具有抗缺氧、抗疲勞的功能;調節人體膽固醇的代 謝,抑制高膽固醇血症的發生;有促進性腺激素樣作用,能夠促進男女性腺機能,對性機能減退者有益;可刺激造血機能,加速血細胞的生成,使造血機能旺盛,增 強人的體質。

◎菊花
本品類圓球形,氣微弱,味微苦,有清涼感。性微寒,味甘、苦,歸肺、肝經。
功效:
一是除風熱,以黃菊花清透疏風效力?優,多用於外感風熱感冒;
二是養肝明目,以白菊花功效?佳,常與枸杞子配伍;
三是解疔毒,以野菊花解毒的力量最強。

◎麥門冬
本品紡錘至狹長紡錘形,兩頭鈍尖,中央肥滿,微彎曲。表面均有不規則縱皺紋,半透明狀。未乾透質柔軟,乾後質堅硬。皮部軟,易折,斷面顆粒狀,中心柱硬韌,不易折,斷面黃白色,乾時角質狀,中央有細小木質部。氣微香,味微甜,具黏性。
功效:
清心潤肺,益陰除煩,健胃生津,清痰止嗽。解熱清肺,手足痿縱,肺痿吐血,咯血,肺癰吐膿,消渴,熱病津傷,咽乾口燥,便秘,下乳汁。

◎西洋蔘
西洋參係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乾燥根,味甘微苦性寒有芳香氣無毒,歸心、肺、腎經。
功效:
具有補氣養陰及清火生津的功效,適用於熱證患者,高熱傷陰津液虧虛體力不足,及虛弱喘渴肺腎陰虛證,和小兒高熱煩渴等氣陰虛證。西洋參含多種人參皂貳,有顯著抗疲勞、抗利尿和抗缺氧能力,並能降血糖抗心律失常作用。也有鎮痛、鎮靜、解熱、解痙等中樞抑制作用。

◎茯苓
味甘、淡。性平無毒,歸心、脾、腎經。
功效: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等功效。
適用於小便不順暢、水腫、痰飲脾氣虛弱及心悸、失眠等症狀。

◎玉竹
味甘,性平不寒不燥,有「玉竹一味,功代參、耆」的補陰聖品美譽,歸肺、胃經。
功效:
具有養陰潤肺及益胃生津功效,適用於熱病傷陰、腸燥津枯、心煩口渴或肺陰不足、咽乾燥咳痰少諸症,對糖尿病有降血糖作用。

◎枸杞
枸杞子俗稱杞子,為茄科植物枸杞的果實,味甘甜性乎無毒,歸肝、腎、肺經。
功效:
具有養陰補血、滋腎補肝明日及潤肺的功效。適用於陰虛引起的頭暈眼花、腎虧腰痠及硝渴症。
蒲公英綠茶
【材料】:蒲公英 20克、甘草5克、綠茶3克
【做法】:將蒲公英、甘草加 700CC清水,熬煮10分鐘,再加入綠茶,續煮1分鐘後關火,去渣飲用。
【功效】:蒲公英對於各種急、慢性感染、急慢性胃炎、肝炎等疾病,有對抗細菌與病毒入侵的作用。

2.冬蟲夏草茶
【材料】:冬蟲夏草 10克。
【做法】:冬蟲夏草加入 500CC的清水,以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續煮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有抗腫瘤及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注意事項】:可研磨後沖服,或是燉服皆可,適合天天飲用。

3.雙花解毒茶
【材料】:金銀花 30克、連翹30克、菊花10克
【做法】:將所有材料加入 1000CC清水,熬煮10分鐘,去渣飲用。
【功效】:連翹與金銀花都是屬於性較寒的藥材,能幫助燥熱及火氣大的體質清熱解毒,根據研究,兩者皆有抗病毒之功效。
【注意事項】:若覺得喝起來味道不好,可以加入少許蜂蜜調味,而體質虛寒者不宜飲用。

*養生藥膳*
補氣免疫湯
【材料】:黃耆 50克、粉光參30克、雞肉適量
【做法】:先將黃耆及粉光參與 6碗清水,以小火加蓋熬煮15分鐘,取湯汁燉雞肉吃。
【功效】:補氣、增強免疫力、抗病毒感染。
瘦身茶飲七帖

通下潤腸茶
材料:麻子仁 6 克、甜杏仁 10 克、蜂蜜 1 匙。
製法:
1. 將麻子仁壓破,與杏仁一同放入鍋中。
2. 加入 500 ㏄熱水,煮沸一下,加入蜂蜜後即可飲用。
飲用法:每日一杯即可。
效果:麻子仁、甜杏仁都有潤腸通便的效果,平日喜愛油膩、重鹹、酸辣刺激飲食者,中醫認為這樣的飲食習慣易導致腸燥、便秘,最適合飲用此茶方,減重重點為潤便通腸,適用於便秘型肥胖者,同時有潤膚、治療輕為咳嗽的功效。
注意事項:消化系統不良者忌服。

綠葉輕體茶
材料:荷葉 10 克、薄荷葉 3 克、淡竹葉 6 克、綠茶袋 1 袋
製法:將所有材料混合,放入杯中,用 500 ㏄沸水沖泡 10 分鐘,即可飲用。
飲用法:每日 1-2 杯,在飯後半小時溫服。
效果:綠茶可促進體內新陳代謝,荷葉、薄荷葉、淡竹葉性味寒涼,能降低體脂肪,消除體內囤積的水分,清熱除煩、利尿,適合夏季飲用,另
外亦可幫助睡眠、除煩、夜尿。
注意事項:胃潰瘍、胃痛者忌服。

蜜綠愛玉茶
材料:愛玉 250 克、陳皮 6 克、綠茶袋 1 個、檸檬 1 個、蜂蜜 1 匙。
製法:
1. 將檸檬榨汁,備用。
2. 綠茶加陳皮,以 200 ㏄熱水沖泡,放涼,備用。
3. 將愛玉切大塊,加入綠茶陳皮水,加入檸檬汁與蜂蜜,即可食用。
飲用法:以此代替點心與消夜,每日 1-3 杯。
效果: 此茶除了易 有飽足感之外,可幫助降低血脂與膽固醇。愛玉所含的植物膠是一種能溶於水形成膠狀有黏性的物質,含豐富植物膠與水容易纖維, 之所以被奉為減重聖品,就在於它不易被消化吸收的特性,簡單來說,它是酸甜好吃又消暑的代餐。
注意事項:胃酸過多、腹瀉者要先吃些東西墊肚,才可飲用此茶。

大柴胡湯
材料:柴胡 8 克、黃芩 3 克、白芍 3 克、半夏 5 克、枳實 2 克、大黃 2 克、大棗 2 克、生薑 5 克。
製法: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以 750 ㏄的水煮沸 5 分鐘,即可飲用。
飲用法:每日一杯,食前冷服。
效果:一不小心就吃太多,運動量少,情緒易失控、暴怒者,常常口乾舌燥,皮下脂肪堆積、體力旺盛的實胖者,此方可以清掃體內的脂肪,使新陳代謝更通暢,並使體內鬱積的氣血,再次活躍起來。
注意事項:為中藥標準方劑,出自《傷寒論》一書,一日最多量為此茶飲之份量,勿多服。

活氣消脂茶
材料:黃耆 10 克、車前子 5 克、草決明 10 克、桑葉 5 克、陳皮 5 克。
製法:以 2000 ㏄水煮茶飲用。
飲用法:每日飲用 1000 ㏄。
效果:黃耆 有滋補強壯、利尿退腫、消炎等功效,主治體虛肥胖、水腫、中氣不足, 車前子利水 , 草決明潤腸、通便 , 桑葉清肝明目,陳皮行氣除脹滿 ;此茶 專為上班族、大魚大肉、飲食失衡的現代人創製而成,能順暢消化道系統、促進新陳代謝,長期飲用可達到並保持健美。
注意事項:孕婦、胃潰瘍、胃出血患者、習慣性腹瀉者勿用。

輕身玉茶
材料:玉竹、玉米鬚各 20 克,參鬚、枸杞各 10 克。
製法:以 800 ㏄水煮沸,再用小火煮 5 分鐘,去渣飲用。
飲用法:每日 1-2 杯,飯前或後半小時溫服。
功效:玉竹、玉米鬚利水消脂,參鬚、枸杞補氣活血,促進體內氣血循環,增進體立與新陳代謝;可改善水腫型肥胖,是簡單又容易看見成效的減肥茶,最適合久坐辦公桌、腹部多肉、下肢肥胖、覺得下肢沈重,舉步維艱者;對於心臟無力者,可以有強心作用,增加身體代謝循環速率。
注意事項:適用於糖尿病患者,減輕水腫,但不可加糖。

丹參綠茶
材料:丹參、何首烏、澤瀉各 10 克,綠茶包 1 個。
製法:將材料用 800 ㏄的水煮沸後,再用文火悶煮 5 分鐘,去渣即可飲用。
飲用法:每日 1 杯,飯後溫服。
效果: 丹參、何首烏 活血散瘀、涼血清心、養血安神等功效, 澤瀉 利尿 ;此茶 針對雜食、過食的營養失調症候群,此茶飲能活血化瘀,驅散肝之鬱氣,調理體質,肥胖者飲用可降低血中的脂肪,是一方溫和多效的茶飲。
注意事項: 易出血不止者,不宜大量服用。
感冒小偏方
1.現榨的甘蔗汁
(一瓶市價約40元台幣,三瓶100元,選顏色淺的比較新鮮),用鍋
子加熱後,甘蔗汁沸騰將爐火關掉,然後買新鮮的檸檬取汁滴在甘蔗汁裏,想喝甜一點,檸檬汁就加少一點。
中醫:甘蔗在中醫理論對感冒並無特殊療效,但甘蔗汁有滋潤及滋陰效果,對於秋天感冒喉嚨乾燥、或感冒久了喉嚨乾癢、老是想咳嗽,有滋潤緩解的效果。
{甘蔗除熱潤燥}
plus! 如果鮮甘蔗汁 100克,及米100至150克加水同煮成粥,能補脾養胃,生津止渴,潤燥止咳,治虛熱咳喘,煩熱口渴,反胃嘔吐,及熱病後期津傷,口乾舌燥。

2.紫蘇茶
至市場青草店買紫蘇葉,每次用手抓一把,加水五碗,煮滾再煮三分鐘,每天早晚飯後喝一杯,喝到好為止。 紫蘇、味辛性溫、常用於發汗袪寒、降氣化痰、肺氣喘急、心腹脹滿、安胎及魚蟹中毒。
Plus! 可以加幾片陳皮,變成紫蘇陳皮茶,效果更好歐!涼掉的陳皮茶請記得要加熱後再飲用,如果覺得喝不下去的話,可以加一點蜂蜜,不過還是天然的尚好啦!
陳 皮功效:行氣除脹滿,燥濕化痰,健脾和中。辛散通溫,氣味芳香,能行散肺氣,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藥

3.吃熱橘子
假如家中的小朋友有感冒的情況,則本法是很適合小朋友,因為吃太多藥,對小朋友的腎臟負擔太大.... 桶柑<橘子頭拔一個小洞> + 鹽巴<1小撮>用鋁箔紙包起來放入烤箱烤個約 5 分鐘。
感冒嚴重的人只要吃二顆,不管是咳嗽或是喉嚨痛,馬上就可以不藥而癒了,這是賽夏族獨家的感冒良方。
使用方法:連同橘皮一起吃,除可治感冒,還能健胃、化痰、治咳及食慾不振,如果覺得皮苦澀,最少要把橘子裡面的細絲吃掉,因細絲也有化痰的功效。
醫師評析:陳皮是使用橘皮製成的,還有可以化痰鎮咳的八仙果,其原料是葡萄柚,這些柑橘類製品都有止咳、化痰、潤肺的效果。
Plus! 烤橘子如配烤麥芽糖,治咳效果更佳,方法是將一兩麥芽糖用兩根筷子夾著,或適用鋁箔紙包住,在火上烤或是烤箱烤至微焦吃。

飴糖
藥用:本品為以糯米或粳米磨成粉,煮熟,加入麥芽,攪合均勻,微火煎熬而成的飴。
性味與歸經:甘,微溫。入脾、胃、肺經。
功效:補中緩痛,潤肺止咳。
臨床應用:
• 用於中氣虛乏,腹中急痛等症。飴糖甘潤,功能補虛乏、建中氣,治療脾胃虛弱,可與黨參、黃耆等藥配合應用;本品還有緩急止痛作用,治療虛寒性腹中急痛可與桂枝、芍藥、甘草等配合應用。
• 用於肺虛咳嗽等症。本品甘潤益肺,治肺虛咳嗽,常與沙參、百部、杏仁等配合應用。

4.蛋酒…
日本清酒 50cc,打二個蛋,一點點砂糖,拌均勻後引用。
酒可以使血液循環更好,使身體溫暖,並有催眠作用,加了蛋之後營養更豐富;睡前喝一點蛋酒,睡覺後發汗解熱,感冒即不藥而癒。
PLUS! 麻油蛋酒,化痰止咳
有許多人咳嗽又加上痰滿多的,試試「麻油蛋酒」吧!
方法是:用適量麻油起油鍋,打入雞蛋、生薑數片、米酒(自行斟酌,以免口感太辣),少許砂糖(不可加太多,加太多糖會因太甜而生痰)。以平底鍋將蛋煎好,即成蛋酒,一日服用數次,即可治癒有痰的咳嗽。
因生薑屬「熱」、米酒可促進血液循環,但腸子易脹氣者不適合食用,免得腸子會因沾粘而絞痛,就會非常不舒服;而有心血管疾病宿疾者,亦不可煎此蛋酒食用,免得舊病復發而後果不堪設想!
PLUS! 麻油蛋治咳嗽
新 鮮雞蛋一個打勻,鍋熱麻油 30-50克燒至快沸,或是冒泡泡狀時倒入蛋,煎出蛋皮薄片,蛋皮薄片全熟後再回鍋中炒一下,盛起時候加入一湯匙的蜂蜜,趁熱服用,也可直接麻油炸荷包 蛋,取出即加入蜂蜜,每年春天開始,早晚一次,連吃三個月增強體質,增強抵抗力,能潤肺,輔助治小兒哮喘咳嗽、咳泡沫狀白痰。

5.蘆薈
治感冒所引起的喉嚨疼痛,取蘆薈葉一片切成三公分小片泡開水飲用也可以加少許蜂蜜或檸檬。
Plus! 將蘆薈外用,以蘆薈的切口塗抹紗布,沾濕紗布後,貼在胸口處,有助消減咳嗽及引致的胸口疼痛,對喉痛也有效用。
除皺第一步:除皺穴道按摩
全臉緊實指壓法,可以利用看電視、洗澡時或是睡前按摩,使用抗老、除皺保養品時輔助此指壓法,有助保養品的吸收,還能讓臉部肌肉做適當運動、保持年輕容顏。
每個穴位按壓時感覺酸脹即可, 2 秒後放開,重復做 5~6 次,不可用力過度、不可拉扯,按摩肌膚同時能促進血液循環,舒緩肌肉及神經系統,強化結締組織再生的功能,幫助緊緻肌膚、回復肌膚彈性。 按摩
1. 從額頭下方往上,兩手交錯做十次一循環的按摩,三遍,可按摩到神庭、上星、頭維穴。
2. 中指與無名指,從額頭中央向兩側做螺旋狀的按摩,至太陽穴時按壓一下,三遍,可按摩到印堂、魚腰、陽白、絲竹空、太陽穴。
3. 從鼻樑向兩側按摩,至太陽穴時按壓一下,三遍,可按摩到印堂、攢竹、睛明、瞳子膠、太陽穴。
4. 兩頰用中指與無名指做螺旋狀按摩,由內向外三遍,可按摩到承泣、四白、地倉、頰車、大迎穴。
5. 中指從下唇中央承漿穴往嘴角處延伸按摩,接著按壓人中與兩嘴角外側地倉穴,三遍。
效果:預防皺紋、細紋、鬆弛等等的老化現象。
( 附除皺穴道圖 )

除皺第二步:養生除皺藥膳
玉竹排骨湯
材料:玉竹 30 克、白芷 10 克、枸杞 15 克、麥冬 5 克、排骨半斤。
作法:將所有材料洗淨,放入鍋中加 6 碗水,大火煮滾 10 分鐘後,以文火燉煮 1 小時。
效果:長期服用可消除皺紋、淡化斑點,玉竹長期食用可以延緩老化,是美容中藥材第一。

潤肌蜜棗湯
材料:燕窩 25 克、蜜棗 20 克、紅糖適量。
作法:將燕窩用清水浸泡,除去雜質,蜜棗去核加入燕窩放入 1000 ㏄的水,煮至蜜棗熟透,加入紅糖調味。
效果:養顏和胃、去皺紋的功效,使膚色光澤滋潤。

除皺第三步:每日養生抗皺茶
輕身不皺茶
材料:黃耆 7 克、黨參 7 克、枸杞 10 克。
作法:將材料用 600 ㏄煮沸 3 分鐘即可飲用。
效果 :去除小細紋、緊實肌膚的功效,養顏美容、美白,還可明目安神、消除燥熱、止渴。

養膚玉仁茶
材料 :玉竹、冬瓜仁 10克。
作法 :將所有材料以 600㏄熱水沖泡五分鐘,即可飲用。
效果:預防皺紋生成。

黑豆漿
材料 :黑豆半斤。
作法 :將黑豆洗淨 ,用清水浸泡 6 小時後瀝乾,到入果汁機,加 5 碗水打汁, 過濾後 ,以中小火燒滾即成 ,食用時再加糖。
效果: 促進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之生成,維持肌膚光滑、潤澤,鎖住肌膚水分,去除浮腫,預防皺紋 。

假如皺紋生成要盡快進行除皺動作,以免小皺紋變大變深,平日只要多注意生活中的除皺保養,諸如生活起居要規律健康,多按摩肌膚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緊緻肌膚、回復肌膚彈性,要注意防曬,多食用美顏養生的藥膳,不但能預防皺紋同時兼養生,讓生活更健康。
1. 預防呼吸系統癌症

麥冬貝母茶
材料:麥門冬 30 克、貝母 10 克、綠茶 3 克、蜂蜜適量
作法:將麥門冬、貝母與 600 ㏄的清水一同熬煮 15 分鐘,過濾渣取汁,用此汁液充泡綠茶飲用,加入蜂蜜風味更佳。
功效:行氣潤肺,養胃、生津、解毒,對於肺癌有很好的療佐效果。
注意:脾胃虛寒或易腹瀉者不宜使用。

2. 預防肝癌

茵陳茅根茶
材料:白茅根 30 克、茵陳 15 克、紅糖。
作法:將茵陳與白茅根洗淨,放入鍋中加入 600 ㏄的清水煮沸,過濾渣取汁,加入紅糖即可飲用。
功效:具有清熱利濕、解黃疸的功效,紓緩肝功能不佳的症狀,預防肝癌。
注意:適合身體疲倦、黃疸、肝炎患者,每日一劑。

3. 預防各種腸胃道癌症

蒲公英綠茶
材料:蒲公英 20 克、甘草 5 克、綠茶 3 克。
作法:將蒲公英、甘草加入 500 ㏄的清水一同熬煮 10 分鐘,再加入綠茶煮 1-3 分鐘,過濾渣取汁飲用。
功效:對於各種急慢性胃炎、肝炎有抗病毒的效用,能預防各種腸胃道癌症。

針灸學速記

第一單元 經絡系統的組成
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佈規律:手足三陽經:陽少太。手三陰經:太厥少。足三陰經:厥太少(內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內踝上8寸以上)
奇經八脈:
督脈:陽脈之海
任脈:陰脈之海
沖脈:十二經之海;血海
帶脈:約束縱行軀幹的諸條經脈
陰維脈:調節六陰經經氣
陽維脈:調節六陽經經氣
陰陽蹻脈:調節肢體運動;司眼瞼開合
十五絡脈:
任脈的別絡名鳩尾,從鳩尾分出後散佈於腹部。
督脈的別絡名長強,從長強分出,經背部向上散佈於頭部,左右別走足太陽經。
脾之大絡名大包,從大包分出後散佈於胸脅部。
十二經筋
起始於四肢末端,結聚於關節、骨骼部,走向軀幹頭面。行於體表,不入內臟。
足三陽經筋走於足趾,循股外上行結於賁(面);足三陰經筋起於足趾,循股內上行結于陰器(腹);手三陽經筋起於手指,循臑外上行結於角(頭);手三陰經筋起於手指,循臑內上行結於賁(胸)。

第二單元  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
頭部
前發際至後發際 12
印堂至前發際  3
第7頸椎至後發際 3
前額兩發角(頭維)9
耳後兩乳突(完骨)9
胸腹脅部
胸骨上窩至胸劍  9
胸劍(歧骨)至臍中8
臍中至恥骨聯合上緣5
兩乳頭之間    8
腋窩頂點至第11肋12
背腰部
肩峰緣至後正中線 8
肩胛骨內緣至後正中3
上肢
腋前、後紋至肘橫紋9
肘橫紋至腕側橫紋 12
下肢部
恥骨聯合上緣至股骨內上髁上緣  18
脛骨內側髁下方到內踝尖 13
股骨大轉子至膕橫紋  19
膕橫紋至外踝尖   16

第三單元 主要腧穴
1、手太陰肺經
  肺系疾患,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尺澤(合穴):
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主治:肺系實熱病;肘臂攣痛;急性吐瀉,中暑,小兒驚風
列缺(絡穴;八脈交會穴通于任脈)
 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紡上1.5寸
 主治:肺系病證;頭痛、牙痛、項部強痛、口眼歪斜等頭項部疾患。
太淵 (輸穴、原穴;八會穴之脈會)
 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的橈側凹陷中
 主治:肺系疾患;無脈症;腕臂痛。
魚際 (滎穴)
 第1掌骨中點橈側,赤折肉際處
 主治:肺系熱性病(失音);小兒疳積。
少商 (井穴)
 拇指橈側指甲根解旁0.1寸
 主治:肺系實熱證(熱病、昏迷);癲狂。
2、手陽明大腸經
頭面、五官疾患,熱病,皮膚病,腸胃病,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商陽 (井穴)
 食指橈側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齒痛、咽喉腫痛五官疾患;熱病、昏迷等熱證、急證。
合谷 (原穴)
 主治:頭面五官諸疾;外感;熱病;經閉、滯產等婦產科病
手三裏
 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
 主治:上肢病證;腹痛、腹瀉;齒痛,頰腫。
曲池 (合穴)
 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主治:上肢病證;熱病;高血壓;癲狂;腹痛、吐瀉等胃腸病;五官熱性病;癮疹,濕疹,瘰鬁等皮外科疾患。
臂臑 
 曲池與肩髃連線,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點處
 主治:肩臂頸病;瘰鬁;目疾
迎香
 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膽道蛔蟲症。

3、足陽明胃經
胃腸病,頭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膚病,熱病
地倉
 口角旁約0.4寸,上直對瞳孔。
 主治:局部病證
頰車
 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
 主治:齒痛,牙關不利,頰腫,口歪等局部病
下關
 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前方,閉口取穴。
 主治:面口病;耳部疾病。
頭維
 額角發際上0.5寸。
 主治:頭痛,目眩,目痛等頭目病。
天樞 (大腸之募穴)
 臍中旁開2寸。
 主治:腹痛,腹脹,便秘,泄瀉,痢疾;婦科病。
歸來
 臍中下4圤,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小腹痛,疝氣;婦科病。
足三裏 (合穴;胃下合穴)
 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棘外1橫指。
 主治:胃腸病;下肢痿痹;癲狂;乳癰腸癰;虛勞
上巨虛 (大腸下合穴)
 犢鼻穴下6寸,足三裏穴下3寸。
 腸鳴,腹痛,泄瀉,便秘,腸癰;下肢痿痹。
豐隆 (絡穴)
 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1寸,脛骨前脊外2橫指。
 頭痛,眩暈;癲狂;痰飲病;腹脹,便秘;下肢痿痹。
內庭 (滎穴)
 足背第2、3趾間
 主治:齒痛,咽喉腫痛,鼻衄五官熱性病;熱病;吐酸,泄瀉,痢疾,便秘;足背腫痛,蹠趾關節痛。
4、足太陰脾經
脾胃病,婦科,前陰病
隱白 (井穴)
 足大趾內側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月經過多、崩漏等婦科病;出血證;癲狂、多夢;慢驚風;腹滿;暴泄。
公孫 (絡穴,八脈交會穴通於沖脈)
 第1蹠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脾胃腸腑病;心煩失眠,發狂等神志病;逆氣裏急,氣上沖心(奔豚氣)等沖脈病。
三陰交
 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面後緣。
 主治:脾胃虛弱諸證;婦產科病;泌尿系統病;高血壓;中風;下肢痿痹;陰虛諸證。
陰陵泉 (合穴)
 脛骨內側髁下方凹陷處。
 主治:水濕:腹脹,腹瀉,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等;膝痛。
血海
 在髕骨內上緣上2寸。
 主治:月經病;癮疹,濕疹,丹毒等血熱性皮膚病。
5、手少陰心經
心,胸病;神志病
少海 (合穴)
 在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心病,神志病;頭項痛,腋脅部痛;瘰鬁;肘臂病。
通裏 (絡穴)
 腕橫紋上1寸,尺側腕屈肌腱橈側緣。
 主治:心悸、怔忡等心病; 舌強不語,暴喑;腕臂痛。
陰郤 (郤穴)
 腕橫紋上0.5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主治:心痛、驚悸等心病;骨蒸盜汗;吐血衄血等血證。
神門 (原穴,輸穴)
 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主治:心與神志病;高血壓;胸脅痛。
少沖 (井穴)
 小指橈側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熱病;心及神志病;胸脅痛。
6、手太陽小腸經
頭面五官病,熱病,神志病
少澤 (井穴)
 小指尺側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乳癰、乳汁少等乳疾;急症熱證;頭痛、目翳、咽喉腫痛等頭面五官病。
後溪 (輸穴,八脈交會穴通於督脈)
 第5掌指關節後尺側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主治:耳聾,目赤;癲狂癇;瘧疾;頭項強痛,腰背、手痛
養老 (郤穴)
 尺骨莖突橈側骨縫凹陷中。
 主治:目視不明;肩背肘臂酸痛。
天宗
 肩胛骨岡下窩中央凹陷處。
 主治:肩胛痛、肩背部損傷;氣喘。
聽宮
 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取穴。
 主治:耳鳴,耳聾,聤耳;齒痛。

7、足太陽膀胱經
頭面五官病,項背腰下肢病;神志病
睛明
 目內眥角稍內上方凹陷處。
 主治:目疾;急性腰扭傷,坐骨神經痛;心動過速。
攢竹
 眉頭凹陷中,約在目內眥直上。
 主治:眼部疾病;呃逆。
天柱
 後發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3寸。
 主治:後頭痛,項強,肩背腰痛痹證;鼻塞;癲狂癇;熱病
肺俞 
 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肺疾;盜汗,骨蒸潮熱等陰虛病。
心俞
 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心與神志病;咳嗽,吐血;盜汗;遺精。
膈俞 (八會穴之血會)
 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嘔吐,呃逆,氣喘等上逆證;貧血;癮疹,皮膚瘙癢;潮熱,盜汗。
肝俞
 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脅痛、黃疸等肝膽病;目疾;癲狂癇;脊背痛。
脾俞
 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腹脹,納呆,嘔吐,泄瀉,痢疾,便血,水腫;背痛。
腎俞
 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腎虛病證;泌尿生殖系統病;婦科病
大腸俞
 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腰腿痛;胃腸病證。
次髎
 第2骶後孔中
 婦科病;小便不利;遺精陽痿,疝氣;腰骶痛;下肢痿痹。
委中 (合穴,膀胱下合穴)
 膕橫紋中點。
 主治:腰及下肢病證;腹痛,急性吐瀉;小便不利,遺尿;丹毒。
承山
 委中與昆侖連線之中點。
 主治:腿痛拘急,疼痛;痔疾。
昆侖 (經穴)
 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後頭痛,項強,腰骶痛,足踝腫痛;癲癇;滯產。
申脈 (八脈交會穴能于陽蹻脈)
 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頭痛,眩暈;癲狂癇,失眠等神志病;腰腿酸痛。
至陰 (井穴)
 足小趾外側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胎位不正、滯產;頭痛,目痛;鼻塞,鼻衄。
8、足少陰腎經
婦科病,前陰病,腎臟病及與腎有關的肺、心、肝、腦及咽喉病、舌病。
湧泉 (井穴)
 足底前1/3凹陷處。
 主治:急症及神志病;頭痛,頭暈,目眩,失眠;咳 血、咽喉腫痛、喉痹肺系病;大便難,小便不利;奔豚氣;足心熱。
太溪 (輸穴,原穴)
 內踝高點與跟腱後緣連線的中點凹陷中。
 主治:腎虛證;陰虛性五官病;肺部病;腰脊痛,下肢厥冷;消渴,小便頻數,便秘;月經不調。
照海 (八脈交會穴能于陰蹻脈)
 內踝高點正下緣凹陷處
 主治:失眠,癲癇;五官熱性病;月經不調帶下陰挺;小便頻數;癃閉。
複溜 (經穴)
 太溪直上2寸,當跟腱的前緣。
 主治:水腫,汗證;腹脹腹瀉;腰脊強痛,下肢痿痹。
陰穀 (合穴)
 膕窩內側,當半腱肌肌腱與半膜肌肌腱之間。
 主治:癲狂;陽痿,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崩漏;膝股內痛
9、手厥陰心包經
心、心包、胸、胃病,神志病
曲澤 (合穴)
 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
 主治:心系病;熱性胃病;暑熱病;肘臂攣痛。
郤門 (郤穴)
 腕橫紋上5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主治:心胸病;嘔血,咳血;疔瘡;癲癇。
內關 (絡穴,八脈交會穴能于陰維脈)
 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主治:心疾;胃腑病;中風;失眠、鬱證,癲狂;眩暈
勞宮 (滎穴)
 掌心橫紋中,第2、3掌骨之間。
 主治:中風昏迷、中暑;神志病;口瘡,口臭;鵝掌風。
10、手少陽三焦經
頭、目上、耳、頰、咽喉病;胸脅病,熱病
中渚 (輸穴)
 手背,第4、5掌骨小頭後緣之間凹陷中。
 主治:頭面五官病;熱病;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
外關 (絡穴,八脈交會穴于于陽維脈)
 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正中間。
 主治:熱病;頭面五官病;瘰鬁;脅肋痛;上肢痿痹不遂。
支溝 (經穴)
 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主治:便秘;耳鳴,耳聾;暴喑;瘰鬁;脅肋痛;熱病
肩髎 
 肩峰後下方,止臂外展時,當肩髃穴後寸許凹陷中。
 主治:肩臂疼痛不舉,上肢痿痹。
翳風
 乳突前下方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耳鳴耳聾;口眼歪斜,面風,牙關緊閉,頰腫;瘰鬁
絲竹空
 眉梢的凹陷處。
 主治:癲癇;頭痛,目眩,目赤腫痛,眼瞼瞤動;齒痛。
11、足少陽膽經
肝膽病,側頭、目、耳、咽喉病,胸脅病
聽會
 耳屏間切跡前,下頜骨髁狀突後緣,張口凹陷處。
 主治:耳鳴,耳聾,聤耳等。齒痛,面痛,口眼歪斜,口噤
陽白
 目正視,瞳孔直上,眉上1寸。
 主治:前頭痛;目痛、視物模糊,眼瞼瞤動等。
風池
 胸鎖乳突肌與余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平風府穴。
 主治:內風、外風所致的病證。頸項強痛。
環跳
 股骨大轉子高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內2/3交點處。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風疹。
風市
 大腿外側正中,膕橫紋上7寸。
 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及半身不遂;遍身瘙癢。
陽陵泉 (合穴)
 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肝膽犯胃病證;膝腫痛,下肢痿痹及麻木;小兒驚風
懸鐘 (八會穴之髓會)
 外踝高點上3寸,腓骨前緣。
 主治:髓海不足證;頸項強痛,胸脅滿痛,下肢痿痹。
丘墟 (原穴)
 足外踝前下方,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中。
 主治:目赤腫痛、目翳等目疾;頸項痛,腋下腫,胸脅痛,外踝腫痛;足內翻、足下垂。
足臨泣 (輸穴,八脈交會穴通於帶脈)
 第4蹠趾關節的後方,足小趾伸肌腱的外側。
 主治:偏頭痛,目赤腫痛,脅肋疼痛,足跗腫痛;月經不調,乳癰,瘰鬁。

12、足厥陰肝經
肝、膽、脾、胃病證,婦科、少腹、前陰病證
大敦 (井穴)
 足大趾外側跟上甲根角旁約0.1寸。
 主治:疝氣、少腹痛;遺尿,癃閉,五淋,尿血;月經病及前陰病;癲癇,善寐。
行間 (滎穴)
 足背,當第1、2趾間趾蹼上方紋頭處。
 主治:中風,癲癇,頭痛,目眩,目赤痛,青盲,口�;婦科經帶病;陰中痛,疝氣;遺尿,癃閉,五淋等;胸脅滿痛。
太沖 (輸穴,原穴)
 足背,第1、2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中。
 主治:中風,癲狂癇,小兒驚風,肝經風熱病;婦科經帶病;肝胃病;遺尿,癃閉;下肢痿痹,足跗腫痛。
期門 (肝之募穴)
 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主治:嘔吐,吞酸,呃逆腹脹等肝胃病;奔豚氣;乳癰。

13、督脈
神志病,熱病,腰骶、背、頭項等局部病證
腰陽關
 後正中線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男科病證;腰骶痛,下肢痿痹
大椎
 後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熱病,瘧疾,外感病;骨蒸潮熱;神志病;項強脊痛;風疹,痤瘡。
啞門
 第1頸椎下,後發際正中直上0.5寸。
 主治:暴喑,舌緩不語;癲狂癇,癔病;頭痛,頸項強痛。
百會
 後發際正中直上7寸
 主治:神志病;頭風,頭痛,眩暈耳鳴;下陷性病證。
神庭
 前發際正中直上0.5寸。
 主治:癲狂癇,失眠,驚悸;頭痛,目眩,目翳,鼻淵鼻衄
水溝
 人中溝的上1/3與下2/3交點處。
 主治:急危重證;神志病;面鼻口部病;閃挫腰痛。
14、任脈
腹、脘、胸、頸、頭面的局部病證,及相應的內臟病。
中極 (膀胱之募穴)
 前正中線上,臍下4寸。
 主治:泌尿系病;男科病;婦科病。
關元 (小腸之募穴)
 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
 主治:元氣虛損證;少腹痛,疝氣;腸腑病;泌尿系病;男科婦科病。
氣海 (肓之原穴)
 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
 主治:氣虛病證;腸腑病;疝氣;婦科男科病;泌尿病
神闕
 臍窩中央。
 主治:元陽暴脫;腸腑病;水腫,小便不利。
中脘 (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
 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
 主治:脾胃病;黃疸;癲狂,髒躁。
膻中 (心包之募穴,八會穴之氣會)
 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隙
 主治:咳嗽、氣喘、胸悶、噎膈、呃逆;乳少、乳癰、乳癖
廉泉
 微仰頭,在喉結上方,當舌骨體上緣的凹陷處。
 主治:中風失語,暴喑,吞咽困難、喉痹、口舌生瘡等
承漿
 頦唇溝的正中凹陷。
 主治:口眼歪斜,齒齦腫痛,流涎等;暴喑,癲狂。
15、常用奇穴
四神聰
 頭頂部,百會前後左右處1寸,共4穴。
 主治:中風,頭痛,眩暈失眠,癲癇,狂亂;目疾。
印堂
 額部,當兩眉頭的中間。
 主治:癡呆,癇證,失眠,健忘;頭痛,眩暈;鼻淵,鼻衄;小兒急慢驚風;產後血暈、子癇。
太陽
 主治:頭痛;目疾;面癱。
夾脊
 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穴下兩側,後正中線旁開0.5寸。
 主治:心肺、上肢病;胃腸病;腰腹及下肢病。
四縫
 第2至5指掌側,近端指關節的中央。
 主治:小兒疳積;百日咳。
十宣
 手十指尖端
 主治:昏迷,暈厥,高熱,中暑,癲癇,癔病,小兒驚厥
膝眼
 屈膝,在髕韌帶兩側凹陷處。
 主治:膝痛,腿痛,腳氣。
膽囊
 小腿外側上部,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直下2寸。
 主治: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膽道蛔蟲症;下肢痿痹。
闌尾
 小腿前側上部,犢鼻下5寸,脛骨前緣旁開1橫指。
 主治:急慢性闌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痿痹。
第四單元 臨床治療
一、頭面軀體痛證
(一)、頭痛
1、外感頭痛
選經:督脈,手太陰,足少陽經穴
主穴:百會 列缺 太陽 風池
配穴:風寒:風門
風熱:大椎 曲池
風濕:陰陵泉
陽明經痛:印堂 攢竹 合穀 內庭
太陽經痛:天柱 後溪 申脈
少陽經痛:率谷 外關 足臨泣
厥陰經痛:四神聰 太沖 內關
2、內傷頭痛
 (1)實證:選經:足陽明經,足少陽經
主穴:百會 頭維 風池
配穴:陽亢:太沖 太溪 俠溪
痰濁:陰陵泉 豐隆 太陽
瘀血:阿是穴 血海 膈俞 內關
 (2)虛證:選經:督脈,足陽明經,足少陽經
主穴:百會 風池 足三裏
配穴:血虛:三陰交 肝俞 脾俞
腎虛:腎俞太溪 懸鐘
(二)落枕
選經:阿是穴,手太陽,足少陽
主穴:阿是穴 外勞宮 肩井 後溪 懸鐘
配穴 風寒:風池 合穀
   氣血瘀滯:內關 阿是穴
   肩痛:肩髃 外關
   背痛:肩外俞 天宗
(三)漏肩風
選經:阿是穴,手三陽經
主穴:阿是穴 肩髃 肩髎 肩貞 肩前
配穴:手陽明經證:合穀
   手太陽經證:後溪
   手少陽經證:外關
   外邪:合穀
   氣滯血瘀:內關 膈俞
   氣血兩虛:足三裏 氣海
(四)腰痛
選經:阿是穴
主穴:阿是穴 委中 大腸俞
配穴:寒濕:腰陽關
   瘀血:膈俞
   督脈病:後溪
   足太陽經:申脈
(五)痹證
選經:局部穴為主
主穴:阿是穴 局部經穴
配穴:行痹:膈俞 血海
   痛痹:腎俞 關元
   著痹:陰陵泉 足三裏
   熱痹:大椎 曲池
二、內科病
(一)中風
1、中經絡
選經:手厥陰經,督脈,足太陰
主穴:內關 水溝 三陰交 極泉 尺澤 委中
2、中臟腑
選經:手厥陰經,督脈
主穴:內關 水溝
配穴:閉證:十二井穴 太沖 合穀
   脫證:關元 氣海 神闕
(二)眩暈
1、實證
選經:足少陽經,手足厥陰經,督脈
主穴:風池 百會 內關 太沖
配穴:肝陽上亢:行間 俠溪 太溪
   痰濕中阻:頭維 豐隆 中脘 陰陵泉
2、虛證
選經:足少陽經,背俞穴,督脈
主穴:風池 百會 肝俞 腎俞 足三裏
配穴:氣血虛:氣海 脾俞 胃俞
   腎精虧虛:太溪 懸鐘 三陰交
(三)面癱
選經:手足陽明,手足太陽經
主穴:攢竹 魚腰 陽白 四白 顴髎 頰車 地倉 
合穀 昆侖
配穴:風寒:風池
   風熱:曲池
   恢復期:足三裏
(四)不寐
選經:八脈交會穴,手少陰經,督脈
主穴:照海 申脈 神門 印堂 四神聰 安眠
配穴:肝火擾心:行間 俠溪
   痰熱內擾:豐隆 內庭 曲池
   心脾兩虛:心俞 脾俞 足三裏
   心膽氣虛:丘墟 心俞 內關
   心腎不交:太溪 水泉 心俞 脾俞
     脾罷不和:太白 公孫 內關 足三裏
(五)感冒
選經:手太陰,手陽明,督脈
主穴:列缺 合穀 大椎 太陽 風池
配穴:風寒:風門 肺俞
   風熱:曲池 尺澤 魚際
(六)哮喘
1、實證
選經:手太陰 背俞穴
主穴:列缺 尺澤 膻中 肺俞 定喘
2、虛證:
選經:手太陰經,足少陰經,背俞穴
主穴:肺俞 膏肓 腎俞 定喘 太淵 太溪 足三裏
(七)胃痛
選經:足陽明經,手厥陰經,募穴
主穴:足三裏 內關 中脘
配穴:寒證:胃俞
   飲停:下脘 梁門
   肝氣犯胃:太沖
   氣滯血瘀:膈俞
   脾胃虛寒:氣漲 關元 脾俞 胃俞
   胃陰不足:三陰交 內庭
(八)嘔吐
選經:手厥陰經,足陽明經,募穴
主穴:內關 足三裏 中脘
(九)泄瀉
選經:足陽明經,足太陰經
主穴:急性:天樞 上巨虛 陰陵泉 水分
   慢性:(任脈)神闕 天樞 足三裏 公孫
(十)便秘
選經:足陽明經,手少陽經
主穴:天樞 支溝 水道 歸來 豐隆
配穴:熱秘:合穀 內庭
   氣秘:太沖 中脘
   氣虛秘:脾俞 氣海
   血虛:足三裏 三陰交
   陽虛:神闕 關元
三、婦兒科病
(一)痛經
1、實證
選經:足太陰經,任脈
主穴:三陰交 中極 次髎
配穴:寒濕:歸來 地機
   氣滯:太沖
   腹脹:天樞 氣穴
   脅痛:陽陵泉 光明
2、虛證
選經:足太陰,足陽明經
主穴:三陰交 足三裏 氣海
配穴:氣血虛:脾俞 胃俞
   肝腎不足:太溪 肝俞 腎俞
   頭暈耳鳴:懸鐘
(二)崩漏
1、實證
選經:任脈,足太陰經
主穴:三陰交 關元 公孫 隱白
配穴:血熱:血海
   濕熱:陰陵泉
血瘀:地機
2、虛證
選經:任脈,足太陰經,足陽明經
主穴:氣海 三陰交 足三裏
(三)缺乳
選經:足陽明經,任脈
主穴:乳根 膻中 少澤
配穴:失血過多:肝俞 膈俞
   胸脅脹滿:期門
   氣血不足:足三裏 脾俞 胃俞
(四)遺尿
選經:任脈,足太陰經,背俞穴
主穴:關元 中極 膀胱俞 三陰交
配穴:脾肺氣虛:氣海 肺俞 足三裏
   夜夢多:百會 神門
   腎陽虛:腎俞
四、皮外骨傷、五官科病
(一)癮疹
選經:手陽明經,足太陰經
主穴:曲池 合穀 血海 膈俞 委中
配穴:風邪:外關 風池
   胃腸積熱:足三裏 天樞
   濕邪重:陰陵泉 三陰交
   血虛風燥:足三裏 三陰交
   呼吸困難:天突
   噁心嘔吐:內關
(二)蛇串瘡
選經:局部穴,夾脊穴
配穴:肝郁火盛:行間 大敦 陽陵泉
   脾胃濕熱:血海 隱白 內庭
(三)扭傷  局部腧穴為主
配穴:腰:腎俞 腰痛穴 委中
   踝:申脈 解溪 丘墟
   膝:膝眼 膝陽關 梁丘
   肩:肩髃 肩髎 肩貞
   肘:曲池 小海 天井
   腕:陽溪 陽池 陽穀
   髖:環跳 秩連 承扶
(四)目赤腫痛
選經:手陽明經,足厥陰經,足少陽經
主穴:合穀 太沖 風池 睛明 太陽
配穴:風熱:少商 上星
   肝膽火盛:行間 俠溪
(五)耳聾、耳鳴
1、實證
選經:足少陽經,手少陰經
主穴:聽會 翳風 俠溪 中渚
配穴:肝膽風火:太沖 丘墟
   外感:外關 合穀
2、虛證:
選經:足少陰經,手太陽經
主穴:聽宮 太溪 照海
(六)牙痛
選經:手足陽明經
主穴:合谷 頰車 地倉
配穴:風火:外關 風池
   胃火:內庭 二間
   腎虛:太溪 行間
(七)咽喉腫痛
1、實熱證
選經:手太陰經,手足陽明經
主穴:少商 合穀 尺澤 內庭 關沖
配穴:外感風熱:風池 外關
   肺胃實熱:厲兌 魚際
2、虛熱
選經:足少陰經
主穴:太溪 照海 魚際
配穴:入夜發熱:三陰交 複溜

溫補虛寒數當歸

當歸是一味溫補的藥材,在日常調養中,當歸都能參與其中。

當歸米粥取當歸15克,用溫水浸泡10分鐘,加水200 毫升,先煎濃汁約100 毫升,去渣取汁,放入粳米50克,紅棗5枚,適量砂糖,再加水300 毫升,煮至米開湯稠。每日早晚空腹溫熱頓服,10天為一療程。

效果:改善氣血不足、頭痛眩暈及血虛便秘等症。

當歸雞湯取當歸24克,黃芪120 克,薑片適量,老母雞1只。用上述原料一起燉煮後食用。

效果:病後及老年體虛者食用後有滋補作用,尤其適合產後服用。

當歸浸酒取當歸20克,紅花10克,分別浸於100 毫升米酒中,48小時後過濾,然後將濾液合併。用同濃度米酒兌加至500 毫升,每日3次,每次飯後服3~5 毫升,連續一周。

效果:對慢性盆腔炎有療效。

體虛貧血的人吃什麼補血效果好

病後體虛,氣血兩虛,面黃無光澤的人吃什麼補血效果好?這是許多亞健康的人關心的大事情,偶潛心研究虛症多年,總結了一些簡單易行的補血補氣及調養方法供大家參考:
食療法:
1. 桂圓肉/龍眼肉(幹品) 桂圓肉性味甘,平溫。入心,脾,胃三經。 功效:補心脾,益氣血,健脾胃,養肌肉。主治:思慮傷脾,頭昏,失眠,心悸怔忡,虛贏,病後或產後體虛,及由於脾虛所致之下血失血症。 禁忌:凡有外感實邪,痰飲脹滿者勿食桂圓肉。 說明:桂圓肉有補心脾,益氣血的作用,是一種比較理想的中藥,但鮮龍眼肉多食卻易生濕熱及引起口幹,入藥治病多用幹龍眼,即桂圓肉。生曬桂圓肉(不加任何 其他物質的)最宜入藥。
食療驗方:
l 桂圓肉,每日嚼食30克,治血虛心悸怔忡。
l 桂圓肉,蒸熟每日食之,累計食至500多克後,即可治癒心悸怔忡,失眠,心脾血虛症者及大便下血數日不愈者。
l 桂圓肉10克,蓮子15克,糯米60克,煮粥每日早晚食,治貧血體虛,心悸失眠,精神不振。
l 桂圓肉10克,花生米(連紅衣)12克,水煎服,亦治貧血體弱。
2. 紅棗
大棗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經。功效:補脾益陰,調和營衛,補血安中,潤肺止咳,固腸止瀉,和百藥。主治:過敏性紫癜,自汗,尿血,高血壓。
食療驗方:
l 大棗粥:紅棗10-20枚,大米100克,同煮粥,用冰糖或白糖調味食用。有健脾胃,補氣血作用。適用於病後或年老體弱,體虛,胃弱食少,大便溏稀,營養不良,氣血不足,體弱贏瘦,慢性肝炎,貧血,血小板減少,過敏性紫癜等症。
l 黨參紅棗茶:黨參20克,紅棗10-20枚,同煮茶飲用。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作用。適用於體虛,病後飲食減少,大便溏稀,體困神疲,心悸怔忡,婦女髒燥。
l 紅棗黑木耳湯:紅棗15枚,黑木耳15克(溫水泡發),冰糖和水適量,用蒸一小時後食用,每日兩次,可治貧血。
3. 人胎盤(紫河車)
性 味:甘,咸溫。入肝,脾,腎。功效:養血益氣,補精,滋腎。主治:虛勞氣血兩虧,骨蒸贏瘦,勞咳吐血,神志恍惚,夢遺泄精,男子精衰,婦人不孕,習慣性流 產。 說明:胎盤藥名紫河車,有滋補氣血,益腎助孕之作用。服法:取新鮮胎盤,洗淨惡血,或買乾燥之胎盤,蒸熟或燉熟食之。胎盤因其含有多種激素,可以促進乳 腺,卵巢,子宮和女性生殖器官的發育,對於子宮發育不良,子宮萎縮,機能性無月經,子宮肌炎,子宮出血,乳少,產後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均有治療作用。 禁忌:凡有實邪者忌食。
補血的中藥材:
l 當歸,川芎,熟地,白芍,黨參,黃芪 各等份,煎湯服。大補氣血,治療病後血虛和慢性消耗性疾病。
l 何首烏泡酒或煎湯服:補血益精髓,治療血虛頭髮枯槁,顏面無華。
l 鹿茸片泡酒或買薄片嚼食:大補元氣,益氣補血,填精髓。
l 阿膠煮雞蛋:滋陰補血,治療血虛面黃。禁忌:凡腸胃不適,脾胃有積滯或大便不正常者禁食阿膠。

膏藥方

驅風止痛膏
天南星粉,半夏粉,川芎粉,草烏粉各30克,薄荷腦,樟腦,胡椒粉各10克,松香1000克,蜂蠟90克,花生油210毫升,先將松香、蜂蠟、花生油熬至滴水成珠,加入前四種藥粉至不粘手為度,入冷水一周後加後三種藥粉即成。每貼用3-5天,主治風濕腰腿痛及跌打損傷。

暖臍膏藥
大茴香12,小茴香12,當歸12,白芷12,木香6,香附12(生),烏藥12,香油720毫升,黃丹300克。
主治:散寒止瀉,寒冷腹痛,大便泄瀉。

惡毒瘡腫膏藥
白蘞、白芨、木鱉子仁、白芷、官桂、杏仁、當歸、乳香、沒藥各一兩,桂花半兩,蘇合香一丸,黃丹二斤半,槐條半斤,柳條半斤。香油五斤熬。
功用:惡毒瘡腫,癰疽,瘰癘,膁瘡,腳氣,打撲傷,湯澆火燒,犬蛇蟲蜂咬貼患處,多年咳嗽口內吐血貼背,敗毒、心疼腹痛,小腸疝氣,赤白痢泄貼臍上,牙疼貼腮上,刀斧傷貼患處。

百病膏藥歸皮膏
主治:痰濕蘊肺,久咳(慢支,支氣管炎)
當歸12,青皮12,五味子12,桑皮12,甘草12,川貝12,半夏12,茯苓12,杏仁12,乳香6,沒藥6,丁香3,香油150毫升,黃丹120克。
用法:貼於背部四五椎體兩側。

藥膏治療腱鞘炎
先將患處用熱水洗淨揩幹,貼上有舒筋活血功能的藥膏(傷濕止痛膏、麝香壯骨膏之類均可)後立即用紅外線燈烘烤。每日換一次藥膏,每次烘烤30分鐘,現貼現烤。紅外線燈的強度和位置可任意調節,以能忍得住熱,又不灼傷為限。堅持3-4個月的治療,腱鞘炎便可治癒。

粉刺百效洗面膏
【來源】《外科百科金書》
【組成】皂角60克,升麻16克,楮實10克,綠豆、白芨、白芷。天花粉各2克,甘松、山奈、砂仁、白丁香各5克。
【製備】共研成細末
【用法】以水研為濃汁塗洗面部。
【功效】此散專治去黑黯、粉刺、風瘡及皮膚瘙癢。

八白膏治療雀斑
【來源】《必用全書》
【組成】白丁香、白蒺藜、白僵蠶、白芨、白醜、白芷各90克,白附子、白茯苓各15克,皂角(去皮、弦)三個,綠豆少許
【製備】共研為極細粉末備用
【用法】和水敷面

骨痛貼膏藥
【主要成分】制川烏、制草烏、羌活、獨活、當歸、全蠍、銀花蛇、血竭、藏紅花、黃芪、川芎、自然銅
透骨草、高麗參、冰片、遠紅外高分子聚合物、磁粉等
【功 效 】活血驅風、通經活絡、強筋健骨、消腫止痛
【適應人群】頸椎病(頸椎骨質增生、椎管狹窄)、腰椎病(腰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膨出、強直性脊椎炎、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髖臼關節炎、缺血性骨壞疽 跌打損傷、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膝關節骨質增生、膝關節病)、四肢麻木。

傷濕止痛膏的新用途
傷濕止痛膏由生川烏、生草烏、沒藥、乳香、丁香、生馬錢子、荊芥、肉桂、防風、老鶴草、香加皮、積雪草、白芷、骨碎補、幹薑、水楊酸甲酯、山楂、薄荷腦、樟腦、冰片、芸香浸膏、顛茄流浸膏等製成。
具有祛風鎮痛,舒筋活血之功效。臨床用於風濕疼痛、關節酸痛、肩背腰痛、跌打損傷等病症。孕婦、對橡皮膏過敏者、皮膚糜爛有滲液者以及外傷合併化膿者,均不宜用。
在臨床實踐中,人們發現傷濕止痛膏還有不少新用途,現選擇介紹如下:
治療慢性咽炎 《浙江中醫雜誌》1985年第1期報導,王賀媛用傷濕止痛膏貼天突穴治療慢性咽炎100例,病程最短者3個月,最長者8年。咽後壁明顯充血者63例,兩側 咽峽充血者27例,懸雍垂充血17例,咽後淋巴濾泡增生50例。用傷濕止痛膏治療後,總有效率達90%。其中,55例咽部充血減輕,症狀消失,19例症狀 消失,10例好轉,10例咽部無變化。
方法:用溫水冼淨頸前皮膚,擦幹後將傷濕止痛膏貼在天突穴(即喉結下的凹陷處),隔日換藥1次,共貼3次。另有人報告用傷濕止痛膏貼天突穴治療慢性咽炎 153例,每日或隔日貼藥1次。3次為1個療程,最短者2個療程,最長者5個療程,平均為3.5個療程。結果:臨床治癒者(咽部檢查正常,症狀消失,隨訪 1年未見復發)122例,占79.7%;顯效者(咽頰部稍紅,咽後壁淋巴濾泡增生減輕,症狀消失)20例,占14.8%;有效者(症狀明顯減輕,咽部檢查 無改善)6例,占3.9%;無效者(用藥1~2個療程後,症狀及體征均未見改變)5例,占3.3%,總有效率96.7%。
  治療毛細支氣管炎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2年第2期報導,陳建聰運用傷濕止痛膏佐治支氣管炎患者40例,效果顯著。
  方法: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傷濕止痛膏貼敷於雙側肺俞穴,每日1次,每次貼12小時,3次為1個療程。對照組以靜脈滴注氨茶鹼(1~2毫克/公斤體 重)及氫化可的松(4~8毫克/公斤體重),口服嗎啉胍、止咳藥等。兩組病例均每日給予青黴素5萬~10萬單位/公斤體重,分2~4次肌肉注射;有心力衰 竭者,給強心劑;呼吸困難者吸氧,發熱者給予退熱處理。結果:治療組40例,顯效25例,有效12例扌?例。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25例,顯效 12例,有效5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68%。治療組總有效率高於對照組。前者有效的療程平均為1.8天,後者為3.1天,前者比後者縮短1.3天。 40例中,有11例貼敷1次見效。
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中原醫刊》1984年第5期報導,王金良等應用傷濕止痛膏貼敷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患者20例,其中3天內痊癒者18例,6天內痊癒者2例。
方法:用傷濕止痛膏敷貼患處,每日換藥1次,直至痊癒止。作者通過臨床觀察認為,傷濕止痛膏具有很好的活血止痛及清熱化濕作用,用於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根據患者的不同,必要時可輔助藥物治療,效果更好。
治療嬰兒腹瀉 《江蘇中醫雜誌》1980年第5期報導,王家喻用傷濕止痛膏或消炎止痛膏治療輕型嬰兒腹瀉(單純性消化不良)患者,療效較好。
方法:將傷濕止痛膏或消炎止痛膏剪成4釐米×4釐米的方塊。對準患兒肚臍中央貼牢,每日換藥2次,瀉止後再貼藥2天,以鞏固療效。重型嬰兒腹瀉(中毒性消化不良),發熱,有脫水及中毒症狀者,則不宜應用此法治療。
治療神經性皮炎 《山東醫藥》1983年第11期報導,秦錫蘭應用地塞米松軟膏加傷濕止痛膏治療神經性皮炎患者50例,其中顯效者35例,占70%;有效者15例,占30%。總有效率100%。隨訪半年,均未見復發。
方法:先將地塞米松軟膏塗勻患處,待軟膏吸收後,再將傷濕止痛膏貼敷上面,輕者每天換藥1次,重者每天換藥2次。一般用藥3~5天即可收到明顯效果。另有人報告用傷濕止痛膏外貼治療神經性皮炎患者139例,全部獲得治癒。
治療急性喉痹 《中醫外治雜誌》1997年第5期報導,郭文青應用傷濕止痛膏治療急性喉痹患者18例,效果顯著。
方法:以喉結為中心,將傷濕止痛膏敷於局部,並自行揉按喉結兩旁,無明顯效果者6小時更換傷濕止痛膏1次。結果:14例患者用藥1次後即明顯見效,4例用藥2次取得明顯效果。用藥期間,禁食油膩肥甘及辛辣刺激之品。
編後記:傷濕止痛膏是治療關節疼痛和跌打損傷的主要外用藥膏,對前述疾病的輔助治療是其功效的有效延伸,但須記住它並不是前述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若需用它來治療上述疾病需向當地醫師諮詢。

祖傳膏藥歌訣
一丹二油,膏藥呈稠,三上三下,熬枯去渣,滴水成珠,離火下丹,丹熟造化,冷水地下,其形黑似漆,熱則軟,涼則硬,貼之即粘,拔之即起。

中醫膏藥的正確貼敷方法
先在紅腫痛部位,用80%酒精消毒,或用生薑片擦拭;如有傷口,可用稀高錳酸鉀溶液洗淨膿血後試幹,再將折合的膏藥攤開,放在小火上烘軟,有時因病情需要,在烘軟的膏藥上均勻撒上一些藥粉,再反復折合,攤開膏藥,使藥粉混入其間,以便更快、更好地發揮療效。
  如出現患部發癢時,需在膏藥外面按摩,如果不見效,可將膏藥揭 下,用酒精棉球塗擦發癢處,再將膏藥加溫貼上。如出現患處膿液時,可在膏藥表面加些紗布,或在膏藥被紙中夾剪一小孔,使孔與傷口對應貼敷,以便排膿。對已 糜爛,疼痛不止,或出現水泡者,可貼拔毒膏治療,或將膏藥揭下,用酒精消毒,再塗紅藥水,用紗布包紮。
  貼橡皮膏藥,如傷濕止痛膏、消炎止痛膏等時,應先將患處用酒精棉球擦淨,撕去膏藥上的薄膜進行貼敷。但如皮膚發生糜爛及外傷合併感染者,不宜貼用。
  膏藥中常含有芳香走竄的成分,因此孕婦要慎用,尤其忌在臍、腰、腹部貼用;皮膚過敏者也不宜貼用。在貼膏藥期間,應忌食生冷食物。不用的膏藥可貯放在陰涼乾燥處,以防夏季溶化或被蟲蛀。

貼膏藥 最好先用生薑擦患處
貼膏藥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其中的學問不少。
首先方法要正確。在貼膏藥之前,應先用熱毛巾或生薑片將患處或穴位處的皮膚擦淨拭幹,然後再貼。貼膏藥應剃淨汗毛或盡可能避開汗毛較多的地方,否則,一是粘不住,二是撕揭時帶起汗毛會引起疼痛。
冬天氣候寒冷時,橡皮類膏藥往往不易粘住,這時可將膏藥貼好後用熱水袋敷一下,以便粘牢固。使用黑膏藥時,應先將膏藥放在酒精燈、蠟燭等微火上加溫。此類膏藥可持續貼1~2周。
其次是部位要選准。有的膏藥必須貼於特定部位,如小兒暖臍膏治小兒寒積腹痛,須貼於肚臍上,未滿月小兒則應貼於臍下小腹部。十香暖臍膏治脘腹冷痛,可貼於肚臍,也可貼於痛處。再如陽和解凝膏,使用時要貼在頸項後的大椎穴上。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均應謹慎使用:
1.患處有紅腫及潰爛時不宜貼,以免發生化膿性感染,可根據病情貼拔毒膏。
2.平時運動或勞動時不慎造成肌肉挫傷或關節、韌帶拉傷,不要立即將傷濕止痛膏、麝香追風膏貼於受傷部位,因為這類膏藥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傷後即貼不能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3.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紅花、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藥,孕婦均應禁用。特別是孕婦的臍部、腹部、腰骶部不宜貼膏藥,以免受到刺激引起流產。
4.如果貼膏藥後局部皮膚出現丘疹或嚴重瘙癢,說明患者對此膏藥過敏,應立即停用。

贴膏药 掌握好适应症
由于每种膏药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故一定要掌握好适应症,不可随便“通用”。
例如,因受风寒引起的慢性腰痛、跌打损伤等,可用狗皮膏药或追风膏药散寒祛风、舒筋活血、止痛;因热毒郁结引起的痈疽初起时硬结不消、红肿疼痛、脓不成溃或久溃不愈者,可用拔毒膏拔毒消肿、去腐生肌。
橡皮类膏药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痛、腰痛、肌肉痛、扭伤、挫伤等均有一定的疗效。救心膏是选用活用化瘀、芳香去湿的中药如麝香、冰片、红花、乳香、没药再加上硝酸甘油制成的敷贴膏药,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可立即取1片贴于心前区,5~6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如每日贴1次,可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中醫膏藥的基本治法:
1、膏滋:藥物碎為粗末,用水或酒加熱煮出,約2~3次,至藥物中可溶性物質全部溶出為度;置火上徐徐蒸發濃縮,不加或加一定量的蔗糖、(冰糖、白糖、紅糖、飴糖)或蜂蜜,濃縮至稠膏狀。

舉 例:益母膏:取益母草5kg,加水煎煮3次,合併濾液,靜置2~3h,使雜質沉澱並濾除,加熱徐徐蒸發濃縮,並不絕攪拌,俟濃縮液比重1.25時,即得合 格清膏;炒糖,將蔗糖加40~50%的水,煮沸,並不斷攪拌煉至糖液呈金黃色,泡沫發亮光時即可;收膏:將清膏與煉糖或煉蜜混合,加熱,至有大量氣泡逸出 時,減少火力,濃縮至比重1.365,包裝即得。檢查:按照《中國藥典》煎膏劑項下有關規定檢驗合格。

2、軟膏:①研合法:將藥物細粉加少量基質或適宜液體研磨成糊狀,再遞加其餘基質研勻即可。本法適用於主藥不宜加熱者或軟膏基質稠度適中,在常溫下即能與藥物均勻混合者。如章丹膏。

② 溶合法:將軟膏基質加熱溶化,分次加入藥物細粉,不斷攪拌至冷凝即可。本法適用於主藥可溶於基質者;或軟膏中含有不同熔點的基質;或需用基質加熱浸提藥材 有效成分者。若基質的熔點不同,通常將熔點較高點不基質如蜂蠟、石蠟等應先加熱熔化,隨後加入熔點較低的基質如凡士林、羊毛脂等熔融。若藥材為不溶性的固 體粉末,加入到熔融的基質中時,應不斷攪拌至冷凝,否則因藥粉下沉而致分散不勻。如紫草膏。

③乳化法:將油溶性物質加熱至約80℃熔融,再將水溶性物質溶于水,加熱至約80℃,兩相混合,不斷攪拌至冷凝,即得。如徐長卿軟膏。

舉例:老鸛草膏:取老鸛草1kg,加水煎煮2次,每次1h,合併煎液,濾過,濾液適當濃縮後加一倍量乙醇使沉澱,靜置12~24h,濾取上清液,濃縮至比重為1.20,加對羥基苯甲酸乙脂、羊毛脂、凡士林,混勻,製成1kg,包裝即得。檢查:應符合藥典有關規定。

3、 鉛膏藥:鉛膏藥製作方法有三類:一是炸藥法,即用植物油加熱炸取藥物成分,再經煉油至滴水成珠,加入乾燥的丹或鉛粉,去火毒,然後再熔融加入細料藥,攤于 動物皮、紙或布上即得。二法是摻藥法:即把植物油與丹熬成清膏,再將藥物粉末摻入熔溶的清膏中,攤貼即得。三法為混合法:即把上述二法結合操作應用。鉛膏 藥治病雖有諸多優點,但有個別病人貼後皮膚瘙癢,發紅,發小水泡,是其缺陷,為執此弊,可儘量不用輕粉等汞劑粉,亦可配入麻黃、冰片、苦參、徐長卿等藥, 既能開腠通竅,使藥物易透入,又可止癢。隨著人們對重金屬為害意識的提高,將有更新膏藥劑型取代鉛膏藥。

黑膏藥製作工藝的過程
一種黑膏藥的製作方法
[摘要] 本文深入談了一下黑膏藥的製作方法,尤其是針對傳統黑膏藥手工製作工藝,解決現有製作出來的黑膏藥老嫩不宜的問題。它是將 所需中藥組合物在3倍量的香油中浸泡7天7夜,然後用中火在220-230℃之間進行油炸,當藥材表面深褐內部深黃時,過濾藥油。再將藥油在 300-320℃熬制至滴水成珠,當藥油剩餘量為香油量80%時離火下炒丹,下丹量為藥油量的0.47倍,下丹後,繼續熬油,直到粘稠油液滴到水中小油珠 捏不粘手,無油脂粘在手上為老嫩適宜。由於香油和黃丹的加入量以及熬制溫度嚴格控制,使熬制出來的黑膏藥老嫩適宜,使用既容易粘貼又不易流淌,使用不便,熬制傳統黑膏藥關鍵是看經驗,膏藥的好壞一看泡制時間、所需藥物的品質、如必須是純芝麻香油有的用植物由代替;二看膏質(通過第一遍的初步熬制提煉、煉丹)的好壞;三看油溫的操控;四看下丹的時機和速度把握;五看去火毒的時間和效果

中醫外治法其中膏劑貼敷治療學,是幾千年來與疾病作鬥爭中總結出的一套獨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貼敷療法由來已久,療效顯著。然病多從外入,醫有外治,法以應之,故先取其外。外貼膏藥具有攜帶方便,便於使用,療效肯定,患者多樂於接受的多種優勢。早 期市場出現的軟膏劑是以橡膠及配合劑組成的,(如氧化鋅,凡士林,油劑,羊毛脂等)組成基質,在加上中藥提煉的揮發油或煉膏製成的,現以巴布劑為住的製作 模式是對中醫傳統貼膏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廣傳成。
膏藥其實是兩個部分,一是膏,二是藥。膏就是基質,藥就複雜了,各人有各人的用藥經典,用藥方法和配伍。膏和藥結合達到最合理,最優化才是最佳的結合。膏 藥的製作方法繁多,各式各樣,也不斷推新,不斷反復實驗,並結合現代工藝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劑型,各有各的可取之處,而不足之處也不同程度的出現。
現今膏藥可分為硬膏劑和軟膏劑:
1:傳統黑膏藥: 以麻油鉛丹炸制收膏,用丹區別有可分(黑膏藥,白膏藥,之分)製作可分為炸料——煉油——下丹——收膏——去毒——灘塗。優勢:傳統黑膏藥在臨床運用廣 泛,療效肯定,認可度高。缺點:工藝煩瑣,技術複雜,環境污染,製作不規範,成像不投影,重金屬含量高,季節性製作,不宜操控。
2:傳統油蠟膏:以麻油煎熬取藥油後下白,黃,石蠟等收膏。製作可分為炸料——煉油——下蠟——收膏——灘塗。優勢:不含重金屬,操控方便,宜學宜用,塑形性好。缺點:高溫煉藥,污染環境,持粘性差,固定不穩定易脫落。
3:現代橡膠膏:以氧化鋅,羊毛脂,乙醇提留成膏。製作可分為藥物乙醇提留——基質收膏——灘塗——裁切。
優勢:工藝現代,使用方便,便於攜帶。缺點:載藥量小,不可反復使用,致敏率高,製作設備複雜。
4:軟膏劑:以藥粉加入凡士林,蜂蜜,香油等油性物調製而成。製作可分為研粉——下油性物質——收膏——使用。優勢:工藝簡單,製作方便,靈活使用。缺點:不宜固定,持粘性剝離強度根本沒有,依靠粘劑敷料固定。
5:粉裝劑:以藥粉置於粉袋內加工而成。製作可分為研粉——裝袋。優勢:製作簡單,不宜污染,皮膚無殘留,外觀美觀,運用靈活,使用方便,(有方再使用前將滲透劑撒在藥粉上使用,效果更佳)缺點:粉袋不宜直接接觸皮膚,生藥量大,影響藥性發揮,粘劑敷料固定。
6:松香膏:以松香,樟腦熬制後下藥粉收膏。製作可分為下料——融化——下藥——收膏——灘塗。優勢:製作簡單,操控自如,低溫熬制,揭貼自如,成像不投影,塑形性好,無鉛。缺點:松香等級過多,高溫易燃,季節性製作。
7:巴布劑膏: 以熱溶膠,水溶膠融化加入原料藥灘塗而成。製作可分為下料——融化——下藥——灘塗——裁切。優勢:製作方便,剝離強度優,持粘性好,塑型快,不流淌滑 落。缺點:吸收性差,滲透性低,至敏率高,性能穩定性差(熱溶膠現在用於膏藥基質與粘性敷料的配伍是不同的,但置敏率還是沒控制好,水溶膠性能穩定,但製作成本較高)。
8:糯木纖維膏:以木性纖維為基質原料藥混合成膏。製作可分為木性纖維下料——下藥——調和——收膏。優勢:常溫製作,工藝簡單,載藥量最大,製作污染,無刺激,成像投影不污染衣物,無季節性製作。缺點:剝離強度低,持粘性過低,應配合粘性敷料使用。

對膏藥市場及製作工藝的分析:
現在的膏藥市場很亂,做為膏藥貼劑的生產加工企業,我們自身也感覺到了很多困惑,但也是沒有辦法,因為是市場的需要,代理商經銷商就要這樣子的,這樣的膏藥他再做市場的好做,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無奈!!!
外用貼劑的批文,魚目混珠,雜亂無章,現在可以說要強多了,天津,陝西,河南的健用字批文漫天狂飛,原先的消,備字型大小的現在是給取締了,可以說原先拿個號就可以上市場,打一槍就換一個地方.有的膏藥貼劑的品質根本就沒的談.
國藥准字,器械准字的辦理一個的時間,精力,財力是很難的.國藥准字,器械准字要經過標準審核,形式檢測,臨床驗證,ISO,GPM的層層把關,國藥准字的1,2,3期的臨床就更複雜了,到最後的註冊你也就快要S了~~~
還是喜歡每週的幾次臨床應診的工作,單純,沒那麼多煩惱,享受的只是應診工作中的快樂~~~.
說說膏藥的製作吧:臨床的膏藥製作和工廠生產的工藝是不一樣的,兩者不可以相提並論,但有很多是可以借鑒的,例:傳統的油丹黑膏藥,市場上的同仁堂狗皮膏,大國醫膏藥,金鐘制藥的追風膏,等在市場上是很有代表性的,製作方法和我們傳統的方法是一樣的,沒有任何的區別.他們的品質保障原因是:1.成熟的工藝技術,2:嚴格的標準制定,3:準確的設備操控.我們在家裏自己熬制為什麼老是錯誤常出,老嫩不適,費工費料.但想達到工廠的生產水準我認為在家裏是永遠達不到的,怎麼辦呢?我認為關鍵是經驗!!!
介紹下熬制傳統黑膏藥的經驗,與同仁共用,不妥之處還望指正:
傳統黑膏藥的基質就是香油,樟丹(稱:紅丹,鉛丹等)原料藥物的提取清膏在家裏就不用了,家裏也沒辦法弄啊!!!就是用香油的炸制,至於您用的什麼方劑,那是您的自己的了,當然是行之有效的了~~但你要注意的有無含油性動植物的原材料,這點也是很關鍵的,炸料分先炸,後炸,想提取的好就用香油浸泡不少於5小時,投料油溫50~60度,文火,藥枯 ,油料分離.
我們機器煉油溫度300正負5度恒溫,原先家裏熬制的時候溫度沒看過溫度,只是看油煙的體證,泛白濃煙,油花居中,這時候就是經常說的" 滴水成珠"我從來也沒滴過水的~~~攪拌藥油頻率適中,高溫防燙防火.機器熬制熬藥鍋無明火,電加熱雙層油溫,油壓控制,自動控溫,自動攪拌.
關鍵的時候到了,下丹,火上下,離火下,機器製作和在家裏用的時候我們都是離火下丹,好掌握,易控制,安全.***(樟丹在使用前一定要烘乾,在家裏要用小火焙乾的)不然你就麻煩了***加丹用細篩慢慢撒入,不停攪拌,防止沉聚,過快沸鍋,太慢成型率低,下丹時揮發刺激性白煙,一般藥油由棕褐色變至黑褐色,機器熬制150KG藥油,下丹一般在5分鐘下完。在家裏我們是以10KG藥油為標準的,下丹5分鐘以內完成。***(還要看你的鍋啊!!!還有不要太滿啊,鍋不要太下!!!)下丹不可以停止攪拌,***(一個方向!!!).開試:取少許丹油入冷水,膏不沾手,柔軟適度即可.(****丹油的比例各地不同,冬季丹少,夏季丹可適當增加).不成的話,自己還可調整.後面就是去毒,水中攪拌浸泡48小時後,加溫灘塗,細料藥這個時候再加的啊!!!
我們是細料提純後加入的~~~
在家里弄還是要看經驗啊!!!少熬多練,在室外弄啊,你沒除煙設備啊!!!防火!!! 不灘塗的時候別老放水裏啊,密封冷藏即可.
有個帖子問怎麼把他灘平,弄圓.簡單的化開後用小鋁勺畫圓就可以的,想漂亮點你就做幾個原形的模具啊,尺寸,大小自己弄一下就可以了.
簡單總結一下,還望指正,有機會再接著聊另外幾種膏劑的製作方法.
對膏藥市場及製作工藝的分析:
2:巴布劑的市場走勢:
巴布劑膏藥在市場上到處可見,簡直就是亂套了.原因是什麼???不是它的前景及開發的意義重大,而是(價廉物不美)的產物,製作工藝簡單,人人會弄.早在 上世紀80年代初,熱溶膠剛剛引進國內,那時還只是用在建築,塑膠等工業工程中的,價格昂貴,後期隨著價格的下滑慢慢被醫藥市場認可,作為新型的黏附材料 用敷料中,後之用於膏藥基質的使用,開始的時候感覺很神秘,有人還說是傳統膏藥的革命!!!什麼新型基質的誕生???!!!.
熱溶膠的製作工藝:現在每個廠家都有自己的生產標準,標準的不同相對品質規範就欠佳了,也是給熱溶膠的發展帶來了很多不足之處.膠性物質主要的檢測指標關鍵有幾點:1;細胞毒性2;剝離強度3:持粘性4;生物相融性5;皮膚至敏等檢測指標。熱溶膠性質不穩定!!!.(有時和廠家討論的時候,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組成: 明膠 西黃著膠 聚乙二醇 聚丙烯酸 甘油 氧化鋅組成。以粘性劑,增塑劑,填充劑,柔化劑,賦形劑的形式來製作完成的。 簡單的說就是(咱都吃過冬豆腐吧,冷凍過的豆腐就是網狀結構,後用材質填充的,網狀是支撐,填充是粘度)。每個廠家的生產基本標準大致相同.每次取樣的檢 測結果往往是不穩定的.但熱溶膠的塑形很好的,運用到膏藥的基質也是合情合理的。再有就是不浪費,合理溶化後可反復使用,我們現在的生產熱溶膠膏藥的裁切 邊料都做回鍋處理再次灘塗.(多次融化就不好用了啊~~~).
熱溶膠的工藝流程簡單的說了一下,也沒有必要自己去弄啊!!!不可能說我們想穿件皮甲克還要先養兩隻羊吧!!!市場上熱溶膠的產品很多,品質不一, 價格在一般14~20元/KG左右,塗敷粘性材料和膏藥基質熱溶膠的廠家配伍標準是不一樣的.主要是持粘性的改變。加工無紡布敷料我們現在都不用熱溶膠了,很早前就改用水溶膠了,水溶膠在塗敷後的重要環節是脫水烘乾,質地好,經的住檢測,合格率很高.但它沒有塑行的效果,所以只用於粘性敷料.也廣泛用於建築,化工,塑膠,印刷等行業.
製作:熱溶膠原料溶化,溫度80度,加入原料藥粉或提取清膏攪拌均勻即可灘塗成片,規格,厚度自己控制就可以了.我們一般按每平米的塗敷克數為標準,(一般可單面無紡布灘塗,矽油紙覆蓋.也可雙面矽油紙覆蓋)降溫收卷,裁切,填片,裝袋,成盒,發貨,上市使用.
所謂的巴布劑是東南亞國家,以日本為主早在80年代就提出了,但我們的工藝以嚴重變形扭曲,現在熱溶膠巴布劑在市場上就是<低檔膏藥>的代名 詞了,建議醫療機構使用時要慎重!!!自己的門診,醫療機構你就不要想了,砸了招牌你就S悄悄了,後悔都晚了!!!市場上它直接使用,方便快捷,價位低, 利潤空間大,加工速度快.我們單機灘塗日產量10萬餘貼.機械設備可分為:熱溶膠塗敷機,衝壓成型機,北京產的一種塗敷機是全自動的,單機日產量可到 20~30萬餘貼.
傳統膏藥和新型基質膏藥的差別很大,原因就是我們傳統的製作工藝沒有詳細的,規範的,合理的標準來衡量和制約,造成技術資源的浪費.慎為可惜!!!

膏藥的儲藏方法
1、膏滋:應放入罐、瓶內貯藏,注意滅菌,冷暗保存,一般為一~二年。
2、油膏:放入瓶或盒內保存,貯存期略長,但受熱易溶解。
3、硬膏:不易變質,冷暗保存,保存期可達數年。
4、敷藥:一般臨時製作,製劑可保存一年。
5、橡皮膏:冷暗保存,久貯易硬化。
6、松香膏:不易變質,保存期可達數年。
7、巴布膏劑:現代製劑,保存期一年。

貼膏藥的八個注意事項
膏藥是家庭中常用的一種外用藥,具有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療效顯著、不污染皮膚及衣服等優點,備受人們歡迎。但是貼膏藥應遵守以下八項注意:
⑴患處有紅腫及潰爛時不宜貼,以免發生化膿性感染,可根據病情貼拔毒膏。
⑵平時運動或勞動時不慎造成肌肉挫傷或關節、韌帶拉傷時,不要立即用傷濕止痛膏、麝香追內膏貼於受傷部位。因傷後即貼不能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⑶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紅花、沒藥、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藥,孕婦均應禁用。特別是孕婦的臍部、腹部、腰骶部都不宜膏藥,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產。
⑷如果貼膏藥後局部皮膚出現丘疹、水泡、自覺瘙癢劇烈,說明對此膏藥過敏,應立即停止貼敷,並進行抗過敏治療。
⑸穴貼膏藥期間注意休息,活動量不宜過大,嚴禁房事,不要使用電熱毯、熱水袋,避免膏藥移位、藥膏流出污染衣被影響療效。停止理療按摩、針灸、牽引等治療。
⑹每次取下膏藥應清洗皮膚(洗澡後穴貼療效更好),外塗“皮炎平”軟膏保護皮膚,如果皮膚出現紅腫瘙癢時,請不要緊張,暫停穴貼。除每天塗“皮炎平”或“膚輕鬆”4-8次外,可口服“撲爾敏”每天3次、每次8mg,休息2-4天。痊癒後再繼續貼膏藥。
⑺女性患者在月經來潮期間界停使用(尤其是腰骶椎停貼膏藥3-5天),創傷性骨折前期、嚴重皮膚病等不宜貼膏藥。
⑻未用完的膏藥一定要密封好置於陰涼乾燥處,以防藥物揮發,如天氣炎熱,可置於冰箱中,膏藥有效期兩年,不宜和茶葉、食品存放在一起。